“在朱柏后倒霉的是齊王朱榑和岷王朱楩,與代王朱桂一樣,這倆也不是什么好鳥。貶為庶人不冤,反而是朱棣稱帝后,這三人都得以恢復王爵,繼續作惡更讓人不平。其中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還都活了七十多歲。真真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永樂年,朱棣嘆了口氣。
靖難之役,朱棣打得就是朱允炆不顧骨肉之情。如今他登基,雖也不樂見藩王做大,卻對兄弟們頗多寬容,才不會自打臉。
如今天幕如此,他倒是不好對代王之流過于寬縱。幸而天幕對起兵奪位之事頗為寬容,若他能做出些政績,或許處置代王等為惡的藩王,還能贏得一波民心,更能坐穩江山也未可知。
“咱就說老朱家多多少少有點長壽基因,但是吧長壽的都是不該長壽的人,要是朱桂之流的壽數分點給仁宗等人就好了。老朱兒子多,荒唐惡毒的也多,比如他的次子朱樉。朱樉少時也是以聰慧聞名,且頗有才能,但成年后卻多行惡事,荒唐無度。”
“諸如大興土木工事、勞民傷財,被朱元璋訓斥也不悔改就不說了,這人荒唐到什么程度。為了斂財逼治下百姓賣兒鬻女向他貢獻金銀,百姓去求情,他卻將人打死的打死,下獄的下獄。”
“朱元璋尚且要安撫的土番十八族人民,他出征卻搶奪旁人家的孕婦。征西番時,掠走童男童女三百余人,將男童閹割,導致很多幼童死亡。寵妾滅妻,虐待正妃以取樂妾室,還給愛妾制作皇后的衣服,氣得朱元璋將他的妾室直接賜死了。”
“至于濫用宮刑,將府中宮人割舌、凍死、餓死、燒死的惡行更是比比皆是。然因他是皇帝的兒子,無人將他治罪,朱元璋也只是呵斥了事。最終此賊終于被他欺凌之人忍無可忍毒殺,可謂死有余辜。”
“朱元璋的第三子晉王朱棡同樣有殘暴之名,不過說到晉王也非常有意思。晉王曾因小事鞭笞廚師,朱元璋認為廚師掌管飲食,若其生怨恐遭投毒,所以申斥晉王。”
“因為這件事,明朝對廚師特別寬容,據說因為這樣明朝光祿寺之類負責飲食的部門干活特別擺爛,給皇帝做飯都敢敷衍。以至于有時候國宴,還要特別去和光祿寺提個醒,讓他們擺爛別太過分了。”
“正是朱元璋教子不嚴,對他的兒子們太過放縱,才會有秦王被毒死之事。只可惜,敢毒死藩王的勇士太少,大多數作惡多端的藩王,百姓只能仰賴天收。與秦王一樣,晉王也是死在朱元璋之前,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天收了。”
“朱元璋不明白的是并非不能欺負廚師,而是不該任意欺凌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即便不是廚師,若隨意欺凌百姓也終遭怨恨。對此,昭烈皇帝劉備的一句教子遺言非常適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