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素性貪婪的土豪劣紳,尤其是天幕點名的山東諸地的大地主們,皆是心下發寒。有些膽小的思忖著收斂,莫將百姓閉上絕路,以至于雞飛蛋打,兩敗俱傷。甚至考慮做些善事,洗白一下名聲。也有人不以為意,終將自取絕路。
“山東農民起義的消息傳到京城,京師震動,朱棣聞報后派遣官員,夤夜趕往卸石棚寨招安,然被唐賽兒斷然拒絕。皇帝暴怒之下派提督總兵、安遠侯柳升和都指揮使劉忠率五千精兵趕赴鎮壓起義。”
“柳升曾南平交趾,東破倭寇,北御蒙古,積功封侯。奉命平亂后自傲作戰經驗豐富,狂妄自大并未將起義軍放在眼里,認為小小賊寇,不日即可平定。唐賽兒抓住柳升驕傲輕敵的弱點,派人詐降說寨中食盡無水,義軍要從東寨門突圍取水。”
“柳升不加分辨,部署重兵扼守東門,義軍趁夜攻擊明軍防御薄弱的一側,混戰中都指揮劉忠中箭而亡。待天亮后,柳升得知中計,率大隊人馬堵截,義軍已不知去向。”
“說到這位安遠侯輕敵,那也是一個屢教不改,鎮壓唐賽兒義軍時因輕敵坑死了同僚劉忠。后于宣德元年和王通等征討交趾黎利,因不熟地形和輕敵等緣故,中伏戰死。人說知錯就改,他是在同一坑里摔了兩次啊。”
“我是不太明白,不熟地形和輕敵這兩個因素怎么會出現在一起,在不熟悉地形的情況下作戰,不該謹慎行事嗎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個人認為在作戰中輕敵是最愚蠢的戰敗原因之一。”
“柳升早年也是有勇有謀,算得一員干將。統領神機營時,曾組建過我國歷史上首支正規編制的炮兵,可以說是開啟了中國時代的風云人物。竟因居功自高,忘乎所以,走上死路,委實可惜。”
天幕下,朱棣輕哼了一聲。
柳升眼下還是個新進,天幕所言的那些功績都沒有,就不要說后面了。只朱棣卻已想著日后要壓一壓柳升免得他翹尾巴。至于說棄柳升不用,也不至于。畢竟在晚節不保前,柳升的戰功也是實打實的。若棄柳升,另提拔一個未知數,未必就比柳升得用。
“在唐賽兒與柳升斗智斗勇的同時,其他義軍也在英勇奮戰,其中最激烈的戰斗是安丘、莒州、即墨三地起義軍計萬余人圍攻安丘城。安丘將城破之際,山東負責防備倭寇的都指揮衛青領一千騎兵晝夜行軍,前來救援。義軍腹背受敵,起義失敗。”
“此役,義軍死傷兩千多人。被俘的義軍首領趙琬及四千余起義者皆為朝廷所殺,妻小被官府沒收為奴。而唐賽兒所部突圍后,除唐賽兒不知所蹤,義軍多為柳升部擒獲,朝廷亦是將之悉數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