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真是因為太宗能夠體恤義軍為什么起義,給他們反正的機會,才能得到大唐百姓的擁戴,成為唐之一朝的白月光。從對起義被俘百姓趕盡殺絕的手段來看,永樂大帝朱棣固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同樣也有統治者殘暴的一面,以及不及唐太宗的肚量和格局。”
天幕下的百姓固然羨慕主播的世界,可在無法到達的情況下,他們更羨慕貞觀朝的百姓。即便唐太宗并不完美,但這樣一個皇帝卻是封建時代絕大多數百姓可遇不可求的君主。
“若朱棣對治下百姓能對那些來進貢的番邦一樣和風細雨,百姓又何至于要反。皇帝為了面子,賞賜給番邦的是財物嗎那是大明百姓的血淚啊”
“國家的意義是將無數小家聚攏在一起去面對各種困難,讓本國的子民無論在那都不被人欺凌,而非讓少部分人凌駕于大部分人之上,肆無忌憚的剝削他們,更不是讓百姓低番邦一等。”
大明朝各代飽受戰亂和官府盤剝之苦走在起義邊緣或者已經起義的百姓皆是嚎啕痛苦。是啊,若皇帝對他們能對番邦那些騙子一樣大方,該有多好啊他們甚至不需要皇帝的賞賜,只想要減少一點點賦稅和徭役,留一條生路而已。
“追隨唐賽兒起義的百姓本就是被官府逼著走上這條路,皇帝不反思自己施政不當,就一概殺之,實在過于殘暴。當然面對這樣的起義,朝廷想要殺一儆百并非不能理解,但殺掉起義首領同樣可以達到這個效果,而過度株連只會持續失卻民心。”
“血雨腥風或許能震懾百姓一時,但震懾不得一世。對于官逼民反的起義,朝廷當以安撫和補救為主,震懾為輔。血腥鎮壓只會在將來迎來更大的反噬。因為百姓沒有活路,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止他們揭竿而起,死亡也不行。”
“事實也是如此,其后山東一地的農民起義并沒有因唐賽兒起義遭遇的血腥鎮壓而停止,依舊是此起彼伏。到了昏君朱祁鎮時,君逼民反,農民起義更是席卷天下,備受摧殘的山東一地自然也就是這場風暴的中心之一。”
“好了,我們暫且不說這些,插播個題外話緩解一下氣氛。話說衛青這名字是不是有大將軍衛青的加成大明朝的衛青雖不像漢武帝的大將軍衛青位列八大軍神那么厲害,但也頗為能為。”
“建文元年,衛青只是薊州百戶,因薊州為燕王軍攻陷,投了朱棣。其后,衛青就追隨了朱棣,在靖難中一路積功至都指揮僉事。”
“與漢時的大將軍衛青一樣,大明的衛將軍也頗為體恤士卒。宣德朝時,衛青曾因京軍營造勞役繁多,朝廷還要從中征調防海士卒上書陳情。他的上書成功才讓宣宗改變主意以番軍代替京軍。”
“安丘之戰,如非衛青及時趕到,安丘就要被起義軍攻破了。雖然是官逼民反,但怕只怕城破后城中百姓也免不得受戰亂之苦。”
“然事后柳升這傻瓜卻責罵衛青不等他到就進攻,將衛青趕走了。殊不知戰機瞬息而變,最是需要將領隨機應變。你說當年大將軍衛青打匈奴,同伴迷路沒來接應,難道他就不打了”
“好在朱棣對百姓不夠體恤,腦子還算清楚。起義平定后,柳升被彈劾下獄,衛青則升任山東都指揮使。可能有人要問,哎,你不是贊揚巾幗女將唐賽兒嗎怎么夸起敵對方的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