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無犯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執行起來卻不容易,若非如此古代也不會有那么多項羽、曹操、李自成之流了。一支軍隊的強盛與否在于將領,在于士兵,在于裝備,但一支軍隊要一直強大,就必須將這四個字放在首要。”
劉邦坐在宣室前聽著天幕,不由自主點著頭,心中有些說不出的得意,得意自己當初聽了張良、樊噲之言,管住了貪婪之心。
“此后,渾河血戰,明軍斬獲敵人首級數千。兵部尚書張鶴鳴向皇帝奏言此役主要為石柱、酉陽兩地土司之功,請皇帝厚待秦良玉家人。”
“明熹宗朱由校下詔封秦良玉為誥命夫人,賜二品官服;封其子馬祥麟為指揮使;戰死的秦邦屏贈都督僉事并立祀,官職由子孫世襲;秦民屏官進都司僉書。”
“說到明熹宗朱由校,那也是個極荒唐的皇帝。因光宗朱常洛登基一個月就被害死,朱由校十六歲便登基了。”
朱元璋、朱棣咱就要聽聽到底怎樣個荒唐法
“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很多統治者和貴族都迷信巫蠱神佛。在這種背景下,即便是錦衣玉食的貴族,短命的也很多。甚至許多人就是因為太過富貴,把自己作死了。”
“基于這個可憐的平均壽命,歷史上少年登基的皇帝非常多,甚至幼兒登基為帝也是比比皆是。歷史上最小的皇帝是漢殤帝劉隆,這位小皇帝剛滿百天就登基為帝了,卻在不滿一歲時夭折。”
東漢延平元年,臨朝稱制的鄧太后心里咯噔了一下,立即召集宮中御醫前前去探視小皇帝。
從先帝薨后,天幕出現,如今已經有小半年了,按照天幕之言,小皇帝只有一兩個月的時間了。然現下小皇帝并未生病,但容不得她不慎重。
小皇帝雖非太后親子,卻與太后彼此相依。有小皇帝在,太后臨朝稱制才能名正言順,而小皇帝無父無母,也唯有依賴太后才能在宮中生存。一旦小皇帝夭折,另立新君對太后可是個不小的麻煩。
先帝另一子劉勝在立小皇帝時,鄧太后已得罪過了。若從宗室擇選新君,不說阻礙,便是宗室子有自己父母這一點就比不得現在的小皇帝。
“漢和帝早年生過很多孩子,但多夭折,一度懷疑孩子是為人所害。加之漢和帝青年而亡,死時只有兩個兒子長子劉勝和幼子劉隆。長子劉勝少有痼疾,因此選擇了當時年幼卻康健的幼子劉隆。”
“可古代小孩子不好養啊,夭折率太高,看著康健的劉隆最后還是夭折了。當然立劉勝也好不到哪去,劉勝沒幾年就無子少亡了。”
“題外話,同一家孩童出生率沒問題,但夭折率居高不下,不考慮有人迫害這種主觀加害因素,不外乎四個可能性其一,遺傳性疾病;其二是環境問題;其三是最佳生育年齡;其四孩子養得過于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