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說過,長壽是重要的遺傳基因,比如西漢時漢武帝前面的皇帝都短命,但漢武帝的奶奶、母親相對長壽,所以漢武帝也非常長壽。如無巫蠱之禍,戾太子劉據應該也很長壽,因為他的父母都挺長壽,他死前已經有孫子,身體也完全沒問題。至于他的舅舅和表哥早亡是與打仗損耗有關,不是遺傳問題。”
“再比如李唐皇室,太宗李世民的風疾推測遺傳自母親,而長孫皇后也有同類遺傳疾病,這就導致他們的子女也會有此類遺傳,太子李承乾殘疾和高宗頭疾大概源于此。但高宗的武皇后和老丈人都是出名的長壽,所以孫子唐玄宗才能長壽。”
“與唐玄宗相同的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他的祖父和母親都很長壽,而乾隆是封建王朝歷史上最長壽的帝王。與長壽一樣,短命也會遺傳,漢和帝應該就是存在這方面的遺傳問題,所以子嗣多早夭。”
天幕下的帝王若有所思,尤其是被斷定有遺傳疾病的唐太宗夫妻暗暗下定了決心,之后給子女選擇對象,首要考慮三代壽數和疾病情況,希望可以如此來改變子孫后代的壽命。
“遺傳是非常玄妙的,長壽可以遺傳,但又有多重因素影響。而一些遺傳疾病就更不可捉摸了,有的是只傳女兒不傳兒子,有的是只傳兒子不傳女兒,漢和帝兒子多夭折,但女兒卻活了不少,雖沒記錄這些公主的壽數,至少多活到了出嫁。”
“因幼少君主太多,東漢常被戲稱為幼兒園,如果說他們家有傳男不傳女的疾病也不意外。”
“古代遺傳疾病多的原因與喜歡親上加親也有很大關系。三代以內有共同血緣關系的近親通婚,因雙方有太多相似的遺傳因子,后代基因無法變異,會遺傳很多疾病,甚至上一代沒有顯性出現的疾病。”
“在這個常識還不太普及時,我媽媽就曾有個比她高一輩的表兄妹結婚,雙方并無疾病,但連續生育三名子女,全都有殘疾。近親結婚,生娃就像開盲盒,孩子健康那是積大德,無子也不算倒霉。孩子懷了又落胎都算幸運,生下來或殘疾或早夭反而痛苦。”
“近親結婚最有名的受害者是漢武帝的原配陳阿嬌,漢武帝早年飽受無子困擾,但在衛子夫生育衛長公主后,生育壓力便全壓在了陳后身上。陳后曾花重金求子,但最大的可能是陳后與漢武帝一樣身體并無問題,只是近親結婚的緣故無法有子嗣。”
“陳后沒有生育未嘗不是幸事,想一想要是陳后有生育,孩子卻有問題,她的境遇只會更糟糕,康熙的成妃戴佳氏就因兒子有殘疾被帝王所棄。陳后無子,雖然后來被廢,但竟是漢武帝后妃中結局不太糟糕的一個了。”
康熙皺了皺眉,不知道戴佳氏是哪個,但心中暗下決心,日后不選戴佳一族的女兒入宮。男人可不會考慮其他因素,有問題,就習慣將責任推卸給旁人。然戴佳氏若因此不入宮,未必不是福氣。
“同類情況比如漢景帝的薄皇后也是無子,除卻無寵也可能是近親的緣故。再如漢武帝的衛長公主嫁給表哥平陽侯,只有一子。”
“漢文帝的女兒館陶嫁給堂邑侯有兩子一女,漢景帝的女兒隆慮公主再嫁給姑母館陶的兒子求子多年才得一子,而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又取了漢武帝的女兒,然后近親又近親,有然后才奇怪呢”
有些公主尚未出嫁甚至尚未出生也就罷,有那定親還沒成親的,漢唐民風開放,取消婚事也未嘗不可。而如陳后這種已成定局的免不得大哭一場,但也比宋元明清來得好。
畢竟現在竇太皇太后還在,因著衛霍之故,王太后和皇帝都看重衛子夫,早就想廢后,只是礙于太皇太后不敢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