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王安行事妥當,雖為太監,卻為前朝后宮所贊揚,擁立明熹宗也曾立下功勞。明熹宗登基后,王安按照慣例辭官給新人讓位,卻被客氏順勢弄走以便進一步迫害。這位老太監本該有個善終,卻最終被客氏指使魏忠賢殘害而死,著實令人嘆息。”
活著的王安對魏忠賢和客氏恨之入骨,而明光宗聽到這里也不由微微皺眉。
“崇禎皇帝即位后,曾賜昭忠匾額于王安祠堂,以這位老人家對朝廷和老朱家的功勞絕對值得這個賞賜了。”
“哦,對了,說到客氏的對食,因客氏先后勾搭了魏朝和魏忠賢,兩太監爭一乳母還鬧到了明熹宗面前。乳寶男明熹宗知道客氏心意,就順著客氏之意幫她擺脫前夫魏朝,賜婚魏忠賢啦”
“宋有兩丞相爭娶富婆,明有兩太監爭娶皇帝乳母,到底還是明朝人會玩”
大明朝天子、臣工與百姓這可真是丟臉丟到上前千年了。
馮夢龍好題材,好題材
“聽了前面,大家可能以為魏忠賢與客氏是客氏為主,那又不是。這兩人很有些男主外女主內的意思。客氏在后宮壓迫后宮嬪妃宮女,魏忠賢在前朝作威作福。”
“魏忠賢很機靈,為了專權他會挑皇帝專注木匠活時去奏報朝事,這樣就能在皇帝不耐煩細看內容是擅自做主來把持朝政。而明熹宗對朝政荒廢到了什么地步呢”
“擁立明光宗、明熹宗有功的三朝元老,先帝托孤之臣楊漣因彈劾魏忠賢一十四大罪,被誣陷受賄一萬兩,在獄中被拷打之死,過了好幾天,明熹宗都沒發現。哎,沒準就是那天朱由校正在做木工時,魏忠賢跑去誣告楊漣,而朱由校什么都沒聽清就點頭任由他處置了。”
剛升任太常少卿的楊漣心都涼了,拔涼拔涼這個大明還有救嗎
“客氏迫害后宮嬪妃和皇帝子嗣時,是一點后路都沒有留。以至于年輕的朱由校突然早死,完全來不及做更多準備。朱由校病重時,客氏為了繼續掌權,曾與魏忠賢商議將外面懷孕的女子送進宮中充作嬪妃,冒充明熹宗的子嗣,繼續做他們的傀儡。”
“但因張皇后勸說,明熹宗最終決定召唯一的弟弟信王朱由檢進京,兄終弟及。據說客氏和魏忠賢還曾意圖將信王劫殺途中,當然信王還是有驚無險的進了京。明熹宗無子,作為先帝唯一活著的兒子,選擇朱由檢確實是皇位更迭最穩妥的人選了。”
“說了那么多,大家對明熹宗朱由校多有荒唐也有個大概了解了吧因他對客氏和魏忠賢之流的縱容,他在位期間,大明朝廷可以說是烏煙瘴氣。但有一點大家大概想不到,明熹宗在對外事務上竟然非常有大局觀和強硬,遠勝慫宋和奴清的某些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