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家本是小戶人家,因女兒成了皇后才開始富貴。
崇禎朝,國丈周奎剛得富貴,尚不及貪斂許多財物,但因天幕,已是夫妻、父子失和,就連宮中的皇后娘娘對這個父親也失望徹底了。
若無天幕,或許皇后還會為父親轉圜遮掩一二,免得周家丟臉。如今也沒遮掩的必要了,皇后令人盯著父兄不要再生事端,就將精力放在了子女身上。
聽了許久的天幕,許多人的想法也隨之變了,周皇后亦是如此。周皇后有意讓皇子皇女皆一般讀書習武,連宮中的太監宮女也要學些拳腳。朱家的天下都快亡了,沒必要再拘泥于過去的那些規矩。
若大明還有續命一波的機會,皇子皇女們多學些本事也可為君父分憂。若是不成,大明依舊要亡,皇子皇女學些本事,真有那一日破城國亡就讓孩子們四散逃走,或也能爭得一條生路,免得被一鍋端了。
對此,皇帝也沒反對,人到了生死之際,就會發現許多原來束縛自己的規矩和條條框框皆是庸人自擾。對于頂著亡國壓力的朱由檢而言,只要能為大明贏得一線生機,什么事他都愿意嘗試,什么規矩他都敢打破。
而大順時空,國丈周奎聽到這里已是瑟瑟發抖。被天幕揭皮,周奎成了眾所諸知的大戶,又失卻了君心。自那之后,周家遇了好幾回盜賊,甚至鬧出了家賊,但因周家名聲太臭,即便京兆府不上心,也無人為之喊冤。
其后,皇帝又直接下旨要周家拿出一百萬兩充作軍資以贖前罪。相較于李闖進京的結局,皇帝只要一百萬顯然是極仁慈了。
以前周奎一毛不拔,他的兒子覺得錢最后是自己的,非常贊同父親。可聽了天幕知道在父親眼里,錢比他們還重要后,周奎的兒子怕落得天幕那般下場,心態就轉變了。
與其將來錢落到李闖手上,還要賠上性命,不如現在拿一些出來討好皇帝姐夫,求得大明江山永固,繼續庇佑他們。周奎的兒子們不顧周奎意愿,主動帶著錦衣衛清點了一百萬送出門。
周奎心痛的滴血,但皇帝派了錦衣衛上門,兒子帶路,根本沒有他拒絕和私藏財物的機會。想起那一箱又一箱的財物錢銀抬出去,周奎至今都心痛的無以復加。
有了周奎在前,京中有些富戶,怕哪一天自己被天幕扒皮,倒是主動出了些血。
有些人還故意將捐獻的財物當眾漏出來,門面上能看到的財物都捐獻給朝廷,以表示自己是傾盡家財資助朝廷,這次之后家中是真沒錢了。希望如此一來,日后即便城破,也能夠因“沒錢”逃過搜刮。畢竟等人上門搜和自己“傾盡”家財是有本質區別的。
另一頭,李自成的大順內部出現了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暫時無心擴大戰果。崇禎打算撤掉吳三桂,又擔心生亂,故此讓救援京師的勤王之師駐扎在了京師外,后金一時也沒了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