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皇帝或不以為意,或面露尷尬。
“不同于唐太宗和朱元璋的皇后的不可替代,漢武帝的皇后是隨時可以下崗的崗位。青梅竹馬的陳后可以廢,衛子夫自然也可以廢。故此,即便衛子夫有衛青這樣的兄弟,霍去病這樣的外甥,卻也沒有如長孫皇后和馬皇后在關鍵時刻勸誡丈夫的底氣。”
“李世民和朱元璋是先愛妻再愛屋及烏愛妻子所生的兒子,可漢武帝不一樣,他是需要兒子,祈求兒子而寵愛易孕的衛子夫。漢武帝喜歡皇長子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兒子,因此在他有了其他兒子后,他也會去寵愛其他兒子。”
“對于長孫皇后和馬皇后而言,不管后宮多少妃嬪,皇帝多少孩子都不影響她們和兒女的地位。可是對于衛子夫和衛太子而言,她們后面是有人等著取而代之的。”
“幸因皇帝的子嗣緣晚,加上弟弟和外甥爭氣,衛子夫和太子前二三十年日子過得還算舒心。雖然皇帝乾坤獨斷,不似唐太宗和明太祖那樣愿意聽從妻子的勸誡之言,但衛子夫只要管好后宮,皇帝也不至于為了寵妃起廢后的念頭。”
“畢竟后來的這些寵妃,家中可沒有衛青這樣的人才。可等外甥、弟弟相繼過世,皇帝已經不再局限于寵愛年輕嬪妃,還開始疼愛更年幼的孩子,衛子夫和衛太子的日子就難過起來了。”
“許是起于微末的緣故,在這方面衛子夫的心態較之陳皇后倒是要穩得住些。陳皇后因無子畏懼被廢,廢后前已是病急亂投醫,失卻方寸。衛子夫雖有不安,行事卻一慣謹慎妥帖,并未亂了方寸。”
“衛子夫與弟弟衛青這姐弟二人有個相同的特點就是謙卑、溫和、良善。溫和良善這兩個詞用在一個皇后和一個大將軍身上,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然偏偏就是如此,衛青曾被生父的妻兒虐待,被館陶長公主綁架幾乎丟了性命,可是在衛青成為大將軍得勢后,卻不曾行過任何報復之舉。李敢因父親李廣自殺去刺殺大將軍,衛青因此受傷卻不愿意追究,還想將此事隱瞞下來。”
“這種性格擱現代,許多人或許都要嫌棄他過于軟弱。但就是這個在日常生活中軟弱的好像很好欺負的大將軍,卻是匈奴人最畏懼的大將軍。”
“這個衛青倒是不錯”竇太皇太后道。
衛青既然是皇帝的將星,竇太皇太后便不愿因私心傷他。可也不免擔心自己死后,衛氏起來,因天幕透漏的未來記恨女兒,如今看來是不用憂心這些了。
“再說衛子夫,陳皇后曾經嫉妒于她,但在陳皇后被廢后,衛子夫卻不曾落井下石。自己朱顏辭鏡,皇帝寵愛別的妃嬪,她也不會去嫉妒,在后宮處事公正,后宮嬪妃和宮人都敬皇后的德行,就連對外戚和衛家多有偏見的太史公司馬遷亦贊其嘉夫德若斯。”
“衛子夫給我的感覺是她非常了解自己的位置,也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要將自己當做皇帝的妻子,而是想著自己干得是一份皇帝內宅大總管的工作,或許對皇后們而言才是最適合的心態。于她而言,情情愛愛都是虛妄,而在后宮中想要長久恰好就需要這種性格。”
“觀音婢,朕可不是那劉徹。”李世民忽然握著妻子的手道,“你要相信朕。”
長孫皇后笑著應了,可心里卻有些莫名的感覺。
相較于其他帝王,她的丈夫自然是極好了。故此,她也常告誡自己要做個賢明的皇后。可她與衛子夫不同,衛子夫與劉徹更多是順勢而為,一開始就是主從關系,很難說愛不愛。可長孫皇后與丈夫卻是青梅竹馬。是妻者,齊也的少年夫妻,是彼此寄托性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