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劉據、李承乾除卻都有一位位列封建帝王前三,被譽為千古一帝的父親外,有許多共同點。比如都是少時有慧名,由當朝大儒教導,是曾經被寄于厚望的長子,最后都沒有成功登臨帝位。”
因天幕揭秘,逆天改命已經成為秦二世的扶蘇輕嘆了口氣。若非天幕,此刻他應該已經死了,而大秦怕是也在覆滅邊緣了吧
幸有天幕揭露了趙高、胡亥等人的陰謀,大秦躲過了此劫。對于扶蘇而言,天幕對他的幫助可不止于此。聽著天幕分析天下大事,那些原本對于自己是哪國人都概念模糊的黔首慢慢對大秦有了歸屬感。
殘暴的胡亥失敗,有賢德之名的扶蘇一登基就頒布了不少輕徭薄賦的政策。黔首看到了日子越來越好的希望,人皆思安,并不愿意追隨六國貴族起事。六國貴族看不到復國希望,已經有些人開始學著接受現實。
因天幕的相助之情,扶蘇早年的很多想法也隨之改變。登基后,扶蘇以三年不改父志為由,駁回了一些因他登基再度冒出來的分封諫言。放緩了原來的大工程,又將已經成年的兄弟派往地方任職,希望他們可以效仿天幕說過的大唐宗室宰相李適之和信安郡王成就一番功業。
相較于被胡亥族滅而亡,扶蘇的兄弟姐妹們日后會不會生出野心且不說,眼下都很滿足現在的一切,愿意與扶蘇同心同力為延續大秦國祚而努力,在地方上施政頗為謹慎。兄弟們去了地方,就連姐妹們也開始積極學習,追求自己的事業。
大秦尚存在許多迫切的矛盾需要解決,好不容易有了眼下的興盛局勢,扶蘇不敢有片刻放松。聽到天幕說他與另外兩位太子,不由認真聽起來,希望可以如天幕所言,以史為鑒,吸取曾經的教訓,不要重復曾經的錯誤。
秦二世扶蘇所想,亦是始皇帝世界長公子扶蘇所想。天幕放在一起講述的三位太子,唯獨劉據眼下尚不知在哪
始皇世界的扶蘇已過弱冠的成年人了,太宗朝李承乾雖然還是小孩子,但已經被冊封為太子能聽懂天幕之言了。
是的,雖然天幕透漏過李承乾的未來不太好,而未來的繼任者李治不錯。然李世民還是立了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并未考慮尚未出生的李治。李承乾自幼聰慧,極得李世民喜愛,李世民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長子。
不過為了吸取教訓,不令愛子落得天幕中說的那個結局,李世民對太子的教育極為重視,精心挑選了好幾位大儒教導太子讀書。經過一年多的學的學業有了長足進步。想到登基前忙于和父兄斗智斗勇,沒有太多時間關注愛子的學習,李世民就覺得自己錯過了許多。
李世民聽著天幕,然后看一眼俊秀可愛,規矩禮儀無一處可挑剔的太子,心里滿意的不行。我兒子可太棒了,我可真會教兒子,這次絕不會重蹈覆轍
這會兒心里暗暗得意的李世民,并不知道,他馬上就要遭受會心一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