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冠軍侯不拉攏士卒,士卒只為利益追隨他,可大家都知道這軍功拿回來,冊封卻掌握在皇帝手里。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將軍要反,大部分士卒都不會愿意追隨,反而可能去舉發將軍,以求取而代之。
若沒有人有取而代之這樣的想法,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對衛霍全靠天佑深信不疑了。
“說回正題,為什么會有人認為霍去病上書是受了漢武帝指示呢因為在霍去病上這道奏折后,漢武帝馬上就安排了諸皇子的藩地。我前面說過了漢武帝是個非常任性的帝王,霍去病的這份奏折若非合他心意,他是不會這么痛快下旨的。”
“此事由漢武帝一手主導的另一個證據就是諸皇子的藩地。漢武帝曾以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削藩,而對于削藩這件事武帝是一點兒沒有厚此薄彼,親兒子照削。漢武帝給諸位皇子的藩地相較于前代皇子,直接打了個對折。”
“諸皇子就藩,與其說是霍去病覺得其他皇子威脅到太子的地位出手,不如說是漢武帝想要削藩的一環。且我覺得諸皇子就藩,對于穩固太子地位吧,并沒有實質用處。”
“若我是衛家人,我會阻止皇子就藩。漢武帝的其他皇子與太子有年齡差,依仗年紀小得些寵愛,但并沒有什么賢名,也沒漏出什么突出太能,將他們留在長安眼皮子地下,才好監看。且一旦有什么意外,就能直接一鍋端。”
“若是放出去就藩,天高皇帝遠,誰知道他會不會在藩地積蓄力量且遠香近臭,要是武帝對未成年就藩的兒子生了憐憫之心,想要補償諸皇子怎么辦再有就是別忘了漢文帝怎么上位的。誰知道會不會我們在長安與旁人斗來斗去,最后卻被就藩的皇子撿漏。”
“然不管這件事到底是霍去病為穩固太子表弟的儲君之位出手,還是漢武帝想要削藩背后指使,此事一出,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一件事,就是皇帝是否真的對太子失望且不論,但對霍去病是真的寵。”
“霍去病在歷代名將之中除卻卓越的戰績和英年早逝這兩件事顯得格外特殊,他還有一個大多數將軍都沒有特點,那就是他是皇帝手把手養出來的名將。雖然我不太認同霍去病跋扈的指責,但他要真跋扈,至少有八分是漢武帝故意縱出來的。”
“因為有一種說法是漢武帝將霍去病當做自己的身外化身,通過霍去病去實現自己不能親征的遺憾。”
衛青心下略有些擔憂,若真是如此,皇帝是痛快了。可他外甥始終只是臣子,怕是會因皇帝的這份寵愛多了許多本可以避免的指責吧
“漢武帝的文臣武將就此有了一個默認的共識,只要有衛青霍去病在一日,誰也別想動太子。然或許是衛家注定有一劫,不久之后,冠軍侯霍去病便病故了。這一年霍去病不過虛24歲,按照我們現代人計算年齡的習慣應該是23歲。”
“十七歲一戰封侯,二十三歲病故,霍去病就像大漢朝最璀璨的流星,在打出來六戰皆捷,給后世武將留下了一個封狼居胥的武將天花板標準后,迅速離去了。這個年紀,許多與他齊名的名將大多尚未發跡,但他的一生卻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