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江充離間漢武帝與衛太子還有一個典故,不過這個典故不保真。據說衛太子岳鼻,即鼻子比較高挺,有天他去甘泉宮探視生病的皇帝。江充把他攔在門外說皇帝厭惡你的大鼻子,詔令說你得用紙把鼻子遮起來才能進去。”
“太子只能遮著鼻子去見父親,等他走后,江充就和武帝說太子厭惡陛下身上的老人味,所以遮著鼻子,武帝因此越發厭惡太子。”
劉徹生氣道“哼江充小人爾,落到朕手里,朕必要將之腰斬棄市”
不過,劉徹這輩子未必能見到江充,因為趙王父子比他更容易找到江充,也絕不會放過江充。
衛青想了想道“陛下,天幕說的是野史,未必是真的”
“主播言辭鑿鑿,定然是真的”劉徹不愿承認自己晚年糊涂,因此更愿意相信是有人故意離間他與兒子的感情。
畢竟,對于現在的皇帝而言,天幕所說的太子還是他正在期盼的長子,而非老年已經厭棄的成年兒子。不管是此刻他對兒子的盼望,還是不愿衛霍與他生疏,亦或是為了證明自己并非昏君,他都迫切地想要將責任扣在佞臣頭上。
“陛下和衛侍中皆是高鼻梁,太子的岳鼻定然是肖似陛下和舅舅。”有個機靈的小黃門立即道。
不管是防止江充之流取代自己的位置,還是要討好陛下和未來的大將軍,黃門們都默契的決定堵死江充、蘇文上位之路。
皇帝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鼻梁,再看看衛青,他和他的大將軍都不是塌鼻梁,衛子夫也不是塌鼻梁,他的太子生了岳鼻很是正常,這明明是有福氣嘛自覺未來的兒子一定會與自己一樣是高鼻梁,越發覺得這不是什么野史的劉徹越發恨毒了江充。
“再說蘇文,漢武帝晚年很少見太子和皇后,有次太子進宮謁見自己的母親,待了半天才走。這時衛子夫年紀也不小了,兒子孝順陪母親說說話,原是很尋常的事情。黃門蘇文探知后,卻向武帝告密說太子調戲宮女。”
“漢武帝聽到后倒是沒有生氣,卻將太子宮中的宮女增加到二百人。皇帝雖沒有因這個誣告而厭棄太子,卻給了蘇文等奸佞一個信號皇帝相信了他們的誣告。因為覺得太子調戲宮女好色,所以干脆多給宮女啊。”
“于是蘇文和他屬下的小黃門常融、王弼等人就暗中監視太子一舉一動,一點小事就添油加醋向武帝告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蘇文這些人又是沒有過錯都能給你編織出罪名的人,久而久之父子自然起嫌隙。奈何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皇帝在日復一日的誣告下已經對兒子起了嫌隙,兒子卻一如當初那樣信任著父親全無防備。”
為人長輩,誰不想有個如此信任自己的兒子,可為君主卻也不免擔心太子過于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