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殺的匈奴人”蘇建猛地站了起來,恨不得立即與匈奴人拼殺一回。
蘇武是蘇建次子,與霍去病同齡,只是學走路沒多久的小娃娃。想到日后兒子要被匈奴人這般欺辱,身為父親,蘇建是滿腔怒火無處宣泄。
“蘇武抱著他的使臣旌節,渴飲雪水,餓吃野菜,冷了就與羊依偎取暖。整整十九年,始終沒有屈服,期間朝廷多次交涉,匈奴人甚至謊稱蘇武已死,想要令漢朝放棄蘇武。幸而蘇武終究等到了回國的那天。出使時不過四十歲,回來時已發蒼蒼,從此蘇武牧羊就成了節氣的代稱。”
“蘇武回國時,感于其節氣,成千上萬的百姓主動涌到街頭迎接他們的英雄。甘露三年,漢武帝的曾孫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令人畫功臣圖像于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揚,蘇武亦在麒麟閣十一功臣之列。”
“那么我們回到正題,剛才的關鍵詞注意到了嗎全甲兵而還,俘虜數千,牲畜一百多萬頭。我們青青大將軍是個特別會過日子的大將軍,出征時俘虜能帶回來的都帶回來,牲畜和財物能搬回來的全搬回來。和李廣那樣殺俘的事,他是不干的,那可是寶貴的人力資源,多帶點俘虜回去,大漢百姓都能少些徭役不是。”
“青青大將軍”劉徹戲謔地看著衛青道。
衛青感覺整個人都要燒起來了,這主播真是越說越過分了,都快把他說成神仙了。
衛青木著一張臉,拒絕與外界交流,奈何通紅的耳垂卻暴露了他還在接受外界訊息的真相。
“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報,這就是神將對一國百姓的意義。這一戰,朝廷不僅拿回了河套平原,還把軍費湊齊了,沒準還有富裕。”
“打了勝仗,百姓送出去從軍的男丁凱旋而歸,不用因戰爭耗費加稅。原來的邊郡不再是邊郡,自然也不用不時屯兵防備匈奴以致于耽誤農時了。河套相鄰的郡縣百姓再也不用擔心天殺的匈奴人隨時隨地殺過來,可以安心置業,不怕一覺睡醒人沒了家沒了。”
雖然現在匈奴入侵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但聽到這里不妨礙北地的百姓歡呼一二。許多老者激動的熱淚盈眶,感覺鋤頭都揮舞的更有勁了,多揮舞兩鋤頭就能多種一把粟米。待大將軍成長起來,他們就再也不擔心天殺的匈奴人來村里燒殺劫掠了。
“雖然拿回了河套地區,但如何處置河套地區又是個問題。因為懶是人類本性,由人組成的朝廷,自然也不乏懶政的官員。如何治理這塊新收回來的土地呢有人就想犯懶了,收回來干嘛還不如不收回來,不用干活。”
“這時就不得不提到了一個人主父偃對,就是那個因向皇帝獻上千古第一陽謀推恩令而名垂青史的主父偃。推恩令也是在這一年開始推行,不過在推恩令外,主父偃還為皇帝獻了一策,就是立朔方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