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巫蠱之禍,太子死后,漢武帝幡然醒悟,誅殺迫害太子的人。但作為李氏外戚擁戴的劉髆卻能全身而退。若衛太子將其他兄弟殺了,漢武帝最終也只能原諒。衛子夫和衛太子輸就輸在了太厚道,衛子夫沒有迫害過任何嬪妃,而衛太子最后也只是劍指誣陷他的江充之流。”
“其實吧,衛子夫也不用學呂后,可以考慮學學婆婆王太后。女人不狠地位不穩,沒危險的就罷了,有危險的還是要懂得早點掐滅。不雌競是一回事,但如李家這種有野心的潛在對手還是要懂得斬草除根。假設當初李季y亂后宮被族滅時,連李廣利這支一同族滅,劉髆就掀不起大浪,而巫蠱之禍極可能在事態不可控制前結束。”
衛子夫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該學王太后什么。衛子夫出身低微,對于皇家舊事所知不多,而這種上代皇室秘辛,以如今她的身份也不容易聽到。
衛子夫不知道天幕所指之事,王太后倒是猜到了,想來天幕指的是先太子劉榮母子吧以如今王太后的身份自然不怕人說這件事,但畢竟現在太皇太后還在,天幕能不說還是不說的好。
至于衛子夫會不會因聽了天幕的話,變得狠厲起來,王太后不太在意。人的性格不會一下子大變,只要衛子夫不要一下子變得呂后那么厲害,不對皇子動手,真弄死幾個寵妃和寵妃的家族,她是不在意的。
王太后自己就是過來人,她會在乎自己孫子的性命,卻不會在乎寵妃及寵妃背后的外戚。
“嗯這個想法有點危險,但從后果來看這種做法雖然對個別人不太友好,但對整個王朝來說,竟然很友好。你看呂后殺戚夫人母子,完事,大漢死了一個寵妃和藩王,對百姓沒啥傷害。廢太子劉榮母子倒臺,牽連也不大,于百姓也沒什么壞處。玄武門之變,損失也被局限在一定范圍,基本沒有波及普通百姓。”
“反觀巫蠱之禍,那可是席卷了幾十萬人,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長安城沒人能夠躲過這一慘劇。又如靖難之役,那就更可怕了幾乎將整個國家都卷入了戰爭機器,相當于百姓又經歷了一場戰亂。”
“在未多讀歷史時,看劉如意可憐、看劉榮可憐、看李建成可憐讀多了歷史,卻開始欣賞呂后、漢景帝、唐太宗這類殺伐果斷的掌權者。他們或許不是好人,甚至可以說狠辣,但最后卻發現這樣的掌權者,于百姓竟是最優選擇。”
“他們這些看著或許有些狠毒,實際也說不得良善的舉動,哪怕是因自己的立場,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行,出發點也不是為了天下百姓。可最終他們做的這些事,也確實將上層的爭權奪利控制在了小范圍,將對底層官吏和百姓的傷害降到了最低,減輕了內耗的損失,穩定了天下。”
“于百姓而言,皇帝姓什么,皇帝是男人還是女人,皇帝什么出身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能力履行皇帝的職責,給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有沒有責任心去履行這些職責,讓太平延續下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