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據這個判斷也不算錯,當時漢武帝雖然能夠言語,但是左右消息都被蘇文等人封鎖,只能聽到蘇文等人想要他聽到的消息。這是一種我以為我還是乾坤獨斷的主君實際上已經成為內臣手中傀儡的狀態和傀儡沒啥區別。”
“若漢武帝當時已經昏迷無法說法,沒準還能讓劉據成功清君側,沒有發展成一場大禍呢只能說天意弄人,最該調換的不是扶蘇和劉據,而是始皇帝和漢武帝。一個在最該說話的時候已經咸魚覆身不能說了,一個在最不該說話的時候,被人牽著鼻子走發出了悔恨不已的命令了。”
“毫無疑問,巫蠱之禍就是一場因漢武帝病重糊涂,被身邊人懵逼耳目,父子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政治災禍。什么關于漢武帝有預謀的通過巫蠱只會廢太子或者說拔出衛氏外戚這種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關于漢武帝有預謀的廢太子這個說法,漢武帝雖然一心求長生,但他晚年那般糊涂,那般忌憚成年的兒子,其實就是他心里清楚長生不過虛妄的映射。若長生真的可行,他就不會覺得兒子礙眼了。”
“衛太子死時,劉弗陵才虛四歲,最終決定殺鉤弋夫人,定托孤大臣立幼主,這對漢武帝而言其實是非常艱難的決定,而是在太子死后不得已做出的選擇。他自己就少年登位,吃過被人轄制的苦。那么為什么選擇劉弗陵呢”
“因為那些年長的的兒子漢武帝一個都看不上,從后面的發展來看,漢武帝那些成年的兒子也確實連劉弗陵這個娃娃皇帝都不如,一個個都跟傻子似的。對于君王而言生兒子容易,生個能繼承皇位的兒子可不容易。”
“你看隋文帝楊堅有整整五個兒子,但沒一個好苗子。立了一個太子不太行,廢了之后換了一個更差。漢武帝得了長子一培養就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繼承人,這種福氣要是始皇帝和隋文帝能和我們一樣看兩千年歷史都要對他羨慕死,哪想到他自己犯糊涂逼死了。”
明太祖朱元璋也表示很羨慕,他覺得自己的太子養得比漢武帝好,奈何天幕說太子的身子骨不夠好。這讓老朱非常羨慕衛太子的好身體,衛太子死前可是都孫子都有了,若非橫死,妥妥長壽像。
朱元璋殺心極重,卻唯獨對自己的兒孫寬容,連兒子私造龍袍這樣的事都能輕拿輕放,對于漢武帝能四代同堂的福氣,老朱可是很羨慕。
“從衛太子死后,漢武帝拖了幾年實在拖不下去才立了幼子來看,在巫蠱之禍前,武帝并沒有接替儲君之位的人選。在自己年邁,沒有備選儲君的情況下,漢武帝琢磨著廢太子,那可就不是老糊涂了,得是楊廣附身才能做出這種腦子進水的決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