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起蕭墻就在這里啊,皇后和太子的使者見不到皇帝,皇帝的使者不愿去見太子。蘇文,甚至劉屈氂只是派一個長史卻能輕易見到皇帝,父子之間門信息被阻斷到這種地步,如何不被人趁隙而入”
“自古以來,離間門計都是屢試不爽的好計策,然所謂離間門離間門都是先有間門才能離。君臣如此、骨肉至親亦是如此。”
“且這個劉屈氂也很有意思,他自己沒有去見武帝,而是派了長史前去。長史對武帝的說法是劉屈氂正在封鎖信息,沒敢發兵。封鎖消息是真的,但應該不是武帝想的那個封鎖,而是阻止皇帝和太子之間門互通真實消息,沒敢發兵是要等皇帝的旨意。”
“只要皇帝親自下旨,劉屈氂才能名正言順的誅殺太子,才能在太子死后順利把自己摘出來,順便捧自己擁戴的昌邑王劉髆上位。在接二連三對太子不利的匯報下,漢武帝賜予劉屈氂加蓋了璽印的詔書令劉屈氂不殺叛逆者。這個要捕殺的叛逆者是誰自然是叛逆的太子和太子身邊之人。”
“當年趙高拿著偽詔令扶蘇自殺,現在劉屈氂也拿到了皇帝誅殺太子的圣旨。面對劉屈氂帶來誅殺他的旨意,太子無從判斷真假,懷疑這是偽詔。劉屈氂為什么敢持偽詔誅殺太子自然是效仿趙高、李斯了”
“江充雖然死了,但蘇文、劉屈氂不一樣可以對應趙高和李斯嗎哦,昌邑王還有個現在帶兵的舅舅李廣利呢太子越發篤信甘泉宮出了事,劉屈氂才敢矯詔害他,就對文武百官說,君父因病困居甘泉宮,現在收不到消息,可能發生了變故,劉屈氂等奸佞想要趁機生亂。”
“然此時,漢武帝已經傳詔征調三輔附近各縣的軍隊,部署中二千石以下官員,歸劉屈氂兼職統轄。劉據手中并無軍隊,就將關在長安中都官的囚徒赦免放出武裝起來。同時令長安囚徒如侯持符節征發長水和宣曲兩地的胡人騎兵前來會合。”
“但怎么說呢你爹還是你爹,漢武帝也想到了由長水校尉統領的長水宣曲胡兵。早一步便派侍郎馬通趕到,守株待兔將前來的如侯斬殺同時引長水宣曲胡騎入長安。同時武帝又征發船兵,交由大鴻臚商丘成,徹底堵死了太子從外調兵的可能性。”
“劉據又親自到北軍軍營,想要調將護北軍使者任安發兵。任安年輕時很落魄,做了大將軍衛青的舍人,得了衛青薦舉才當了郎中,后遷為益州刺史。收到太子的詔令,任安沒有當面拒絕,但拜受符節后卻返回營中,閉門不出,拒絕出兵幫助太子。”
“太子沒有調到任何軍隊,只得將自己的衛隊和長安牢獄中的囚徒以及長安四市之人約數萬人臨時武裝起來。然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帶著這些臨時武裝起來的囚徒和百姓,衛太子竟然與劉屈氂帶來的正規軍血戰了五天五夜。”
“在古代別說這種臨時武裝和正規軍了,就是正規軍中也要分精兵和普通兵卒。拱衛長安的正規軍,肯定是精兵啊。衛太子帶著臨時武裝擋住了劉屈氂正規軍的進攻好幾天。都說衛霍以后,衛家再沒有能打的血脈,哪想到這血脈是飛進了老劉家。”
“好”劉邦拍手叫好,一點沒有覺得自己的子孫父子相殘有什么問題。說漢武帝英明他叫好,現在衛太子與他爹打,打得好,他也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