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太子這邊,太子出逃后,御史大夫暴勝之因阻止劉屈氂斬殺放太子出城的田仁,被武帝詰責后惶恐自殺。收了太子符節卻拒絕相助的任安因有坐山觀虎斗之嫌和田仁一起被處以腰斬之刑。”
“有人覺得任安死的無辜,幫太子死,不幫太子怎么死。然在我看來任安其實是蠢死的,這種情況下想要置身之外根本沒有可能性。要么跟太子起兵,搏一搏,要么就去找武帝表忠心,和劉屈氂一起做個奸臣。”
“任安又沒有上帝視角,當時沒有接到圣旨的人都不知道甘泉宮發生了什么事。如果皇帝真的出事了,跟著太子,妥妥從龍之功。皇帝雖然沒死,但要是得到北軍的擁護,沒準太子還有幾分希望,雖然希望是小一點,總歸是有希望嘛。”
“至于選擇和劉屈氂一樣做個奸佞,雖然最后會死,但是恭喜了,還能茍延殘喘數月。相較于任安,暴勝之和田仁在我看來挺冤的,他們就是正常人思維,不愿見父殺子的慘劇,而非想要幫助太子。”
“在正常人的思維中,兩人并沒有錯。畢竟,哪怕是天子真的要殺兒子,也不該由他們做臣子的動手。奈何遇到了發瘟的武帝,碰上了必死之局。武帝是以他們放太子出城的理由處刑,但要是田仁沒有放太子出城,而是極力阻止太子出城,導致太子身亡呢從后續發展看,田仁估計一樣要死。”
漢武朝的文臣武將可怕的未來
雖然他們不是天幕說的暴勝之和田仁,這兩人大概率都還沒出生,或還是幼兒,但誰能肯定自己或者自己的兒孫將來不會落得一樣的境遇。
“在這場亂局之中,馬通因捕殺反將如侯封重合侯,長安男子景通抓獲太子少傅石德封德侯,商丘成力戰張光封為秺侯。太子門客,曾出入宮門的一律處死,追隨太子發兵之人全部按謀反罪滅族。”
“這一連串處置并沒有安定人心,臣民皆是惶惶不安。在這種恐怖高壓下,人人畏懼很尋常,然在古代上位者大多不會考慮下層人的心理問題。別說武帝只是殺人了,亂世之中許多賊首甚至會用屠城、吃人肉等方式來震懾部下和百姓。”
“他們不會明白,人被恐嚇下的戰戰兢兢中蘊含的是什么樣的力量。一味以酷烈來鎮壓反抗之心,只會像火山下的巖漿,壓得越緊,一旦噴涌,也會越激烈。得人心者得天下從來不是空話。”
“就在文武大臣惶惶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時。有名為令狐茂的賢者不懼生死,向漢武帝上了訟太子冤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