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派則認為,衛后有被廢,因為最后配祭漢武帝宗廟的孝武皇后是李夫人。對的,孝武皇后不是原配陳后,也不是帶著史上最強嫁妝進宮,陪伴了漢武帝四五十年的衛后,更不是繼位之君漢昭帝的生母鉤弋夫人,而是兄長差點傾覆了大漢的李夫人。”
“當然,后世依舊習慣稱其為李夫人,而非李皇后或者孝武皇后。這很正常,李夫人的孫子雖然做了27天皇帝,但又不像漢宣帝那樣為大漢做出了卓越貢獻。大家還是更喜歡稱廢后陳氏和自縊而死的衛子夫一聲陳皇后和衛皇后。”
“對于帝王妃嬪,我習慣將她們分為三類一類是對百姓和歷史做出積極貢獻的,這一類我覺得她們是活該榮華富貴;第二類無功無過,既沒有對百姓做出過危害,也沒有對社會有什么積極貢獻,對她們有些許沒有自由的憐憫。”
“為什么只是些許呢眾生皆苦,值得憐憫的人太多了,她們的苦悶只是相較于同階級的男性,而非百姓。她們所處的位置上還是屬于剝削階級,可能過得沒有現代女性那么好,但就所處時代而言,她們已經是過得最好的女性了。”
“第三類禍國殃民,自己與家族為惡天下的,這種除了厭惡,再無其他。”
“從平陽侯府卑微的謳者一步步走上了大漢皇后的位子,衛子夫的一生看似乏味可陳,卻間門接影響了大漢朝的歷史進程。伴隨著衛子夫而來的兩位戰神讓漢武帝如臂使指地完成了所定的戰略目標,讓多年忍受和親之辱的漢王朝,發出了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宣言。”
“其后,衛后的后人更是發出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宣言,將大漢帶上了另一個巔峰,讓漢人有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底氣。故此,衛子夫在我這里是屬于第一類。”
“相較于漢武帝專屬卡池這個戲稱,我更愿意稱衛子夫為封建王朝最佳女性hr,即人力資源管理。”
“好一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好一個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劉邦拍了拍大腿,樂得恨不得現在就喝上兩杯。
內斂如漢文帝劉恒對后人的這份霸道宣言,亦喜不自禁。
莫說漢室這些君王,便是攝政的呂太后對于這樣的大漢,也不免生出了向往。冒頓單于的羞辱,呂太后可不是真的那么無所謂。可向往之余又不免苦澀,這么能干的后人怎么就不是自己的子嗣后人呢
剛知曉劉恒是未來的皇帝后,呂太后有想過先下手為強。雖然呂家并非亡于劉恒,但這樣一個藩王存在對于她而言是莫大危險。然即便除掉劉恒又如何自己的后人能守住大漢這份基業嗎
若天下人不知便罷了,可天幕天下皆知,她有怎么能讓呂家和自己的兒孫成為漢室的罪人雖有些不甘,但呂太后知道自己應該考慮一下其他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