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腿一軟,幾乎栽倒在地,痛哭流涕道“陛、陛下臣有罪啊”
“莫說宣帝與原配感情很好,也不說什么殺妻之仇不共戴天的空話。即便是沒啥感情,臣婦敢毒殺皇后,哪個皇帝容得下霍顯敢毒殺皇后,那么皇帝就會想我不聽她的話,她是不是還要毒死我”
“因許皇后被毒殺之事,宣帝開始削弱霍家,但此時的霍家子弟可不是初入長安的霍光,只是一群奢靡驕縱的膏腴子弟,霍光的兒子知道母親霍顯毒殺許皇后之事,還想著一不做一不休干脆反了,于是喜提族滅大禮包。”
“不過漢宣帝恨毒了霍顯,卻并未抹滅霍光對大漢朝廷的付出。霍家覆滅后,漢宣帝建麒麟閣時,還是將霍光列為自己的第一功臣。自古以來權臣和功臣被清算,都會大肆否定他的功績,抹殺他的價值。”
“如果這個人已經死了,皇帝還愿意給予榮光,一般來說不會對他的家族下手。雖然很多皇帝都刻薄寡恩,但他們也要面子,想殺人大多得給你按個罪名。漢宣帝并沒有抹殺霍光的價值,反而是直接給予了肯定。”
“霍光的名聲不好,主要是受妻兒拖累,加上他管漢昭帝厲害,廢立皇帝,后面的皇帝怕有權臣模仿,將他打在了反派的位置上。除卻這兩件事,霍光一生是無負大漢、無負漢武帝、亦無負將他帶回長安的兄長霍去病的。”
“若非娶妻不賢,對子孫管教不嚴,門風敗壞。霍家在霍光死后,或許地位會有所下滑,但像劉邦的開國功臣蕭何、陳平、曹參、張良和漢武帝晚年的金日磾一樣,家族延續到漢末是沒問題的。”
聽到霍顯毒殺自己的妻子,皇帝自然是憤怒的。然在見到霍光狼狽的模樣,他又迅速冷靜了下來。如天幕所言,霍光或許權勢太盛了,但他確實是大漢的功臣。自己能夠登臨帝位,離不開霍光的相助。
漢宣帝登基后,霍光就提出來歸政,然考慮到自己初登基,皇位不算穩固,擔心霍光有意試探,皇帝便謙讓不受。然霍光的權勢畢竟太大了,皇帝雖對這位擁立自己的大臣禮敬有加,但心里還是十分忌憚。
之前皇帝不愿立霍光的女兒為皇后,堅持立原配許平君。霍光表面上沒有反對,卻以許平君的父親受過宮刑為由,反對按照舊例封皇后的父親為侯。這是君臣之間的一次試探,但顯然這件事并不至于讓君臣一人翻臉。
天幕說到霍去病,勾起了霍光與兄長的少時情誼。皇帝便順勢喊了一聲表叔爺,拉進雙方的關系。皇帝就是想要讓霍光覺得,雖然他的女兒沒有成為皇后,但他卻依舊將霍光當做尊敬的長輩,這份關系比之所謂的岳父與女婿的關系更親密。
霍光對此心里還是很受用的,畢竟天幕都說了他好幾個翻臉無情的女婿了,相較于翁婿關系,通過已故兄長勾連的關系確實更讓他安心。
說霍去病時,霍光再次表露出歸政的誠意,皇后之事尚可防備,皇帝自然不想將霍光逼到自己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