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來的冷風自然吹到了江寧。
自從沈驚瀾和葉漁歌離開之后,葉浮光在江寧的生活突然變得乏善可陳
也或許是一直都這般無趣,只不過上次分別的時候,她所做的這一切都是不得不做的,為岐王招兵買馬、攢錢,還有給自己培養一些能夠獨立面對險境的能力,然而這一切都在沈驚瀾的不期而至之后,被對比得那么叫人難以忍受。
陪伴,依賴。
成長,獨立。
習慣了相擁而眠的溫度,實在很難忍受枕邊空空如也的夜晚。
可是她不得不忍下來。
因為那是沈驚瀾的戰場,她若是出現在那處,會讓對方分身乏術、甚至還要顧及她,然而現在的大宗需要的是那個天神般能扭轉戰局、如從前百千次那樣帶領他們打退敵人,無往不利的岐王殿下。
所以她不能去。
她甚至還竭力要求沈驚瀾將沈四和沈六一同帶走,畢竟在戰場上,多一分助力或許就少一些危險,可惜沈驚瀾不愿應允,最終,沈六易容成為一名姜家王府的丫鬟,貼身跟在她身邊。
而更方便進行潛入、探查任務的沈四則隨沈驚瀾一同北上。
被一起帶走的,還有船上那方墨家機關匣,里面裝著沉睡的名兵。
同時。
城外山郊,無人知曉之處,常常守在那空陵旁、住在草廬里的一道沉默身影,也不知不覺失去了蹤跡,令這山林顯得更為空曠。
皇帝受傷,是葉浮光不曾設想的發展。
她以為要給沈驚瀾制造能夠與這偌大國家機器一戰之力的機會,還要默默籌謀許久,男女主有這世界的氣運加成,或許還會讓她們這邊背負很大的代價
可原來。
天命已不知不覺傾向了真正心懷天下的人。
“岐王出現在太原府、接過了三十萬大軍的指揮權”消息傳入南方時,端坐在姜家深宅中窗幾邊的姑娘手中毛筆遲遲沒有落下,直到墨點在賬本空白處滴出痕跡,她被添茶的丫鬟提醒,才回過神來。
小姐”
“唔”
“您”丫鬟表情有些微妙,小心地指著她掌下壓著的賬冊,“看這一頁好久了。”
然而作姜雪打扮的人面上卻絲毫不見尷尬,順著她的目光看了眼,干脆將手里那份賬本合上,同她道,“院外的人在聊些什么怎如此熱鬧”
丫鬟見她面上沒有煩擾之意,想到同廂房的姐妹們說的話,垂眸乖巧地答,“她們在說最近北方的戰事聽聞自岐王出現在戰場之后,大衹人已兵退數十里,先前兩國和談的盟約遲遲不落定,百姓還憂心會再失城池,沒料到現在十六城已有小半數重歸版圖”
葉浮光頗有些訝異,沒想到姜家府中的小丫鬟竟也會對北方的戰場消息了若指掌,沖她笑了笑“你們如此關心時政”
丫鬟連忙搖頭。
“非也。”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近日城中酒樓的說書先生們都在講一本極有名的話本子,聽聞是以岐王作主角、描繪她以地坤之身卻屢屢創下奇跡的故事,我們就湊錢買了本,恰好北方的消息也被那些說書先生們提及,出去采買時聽了一耳朵”
說到這里,她后知后覺地捂了下唇,似乎害怕姜雪責罰她們出府辦事時躲懶,然而對方面上仍只有那柔和的笑意。
或許是因為眼眸實在太亮太好看了,跟著她的幾個丫鬟久了,也不覺她這副模樣多么丑陋難以直視,反而覺得她是她們見過的少有的好主子。
葉浮光若有所覺地單手支著腮,又去看窗外。
丫鬟觀察著她的神色,忽地又問,“小姐、小姐不會嫌棄奴婢們,竟敢妄議朝中政務嗎”
葉浮光輕笑了聲,搖頭。
“我并非官身,此處也沒有什么知縣大人”
“何況我也沒聽見什么朝政,我們方才難道不是在聊話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