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見閣臣們議事的時候,謝翊便問歐陽慎“朕記得,去歲粵地有位官員,似乎私將糧道庫銀私下發商戶取息后沖回庫房,以填補虧空,最后被上級巡撫參了一本
歐陽慎道“陛下英明,是青州同治趙毓,被參后停職查辦,吏部議了,趙毓雖將庫銀發商戶,卻與商戶并無私弊,發回的銀兩也都登記在案,并無貪弊之情,因此擬的是革職。因他為京城人,如今正閑在家中。
謝翊道“明日宣他覲見。”
歐陽慎道“陛下是想用他”
謝翊道“是,朕看江顯過于板正迂直,修個城墻和工部商量了半日也拿不出個章程來,不是說這里少就是說那里沒物色到合適的人,且找個能干些的襄助于他。你下去詳察趙毓本人履歷品格,看他人品才器如何,居官辦事如何,如能用,且給他個工部主事,協助江顯主持修了城墻,再說。
歐陽慎道“陛下英明。”
之后歐陽慎又稟了殿試籌備的事,謝翊道禮部已呈了殿試題來讓朕選,朕不大滿意,退回去讓他們重新擬了。如今蠻疆要撫,水旱災疫要平,河要治海要開,又有礦山學堂屯田等事,國庫捉襟見肘,軍餉錢糧要籌,民生國計,百業待興,正是用人之際,莫要選拔那些只會讀書精通經義的,需挑選些經世致用的干員能吏方可,你與禮部再參詳一二,重新擬題上來。
歐陽慎又只能應“陛下孜孜求治,臣等慚愧。”心下暗自發愁。
謝翊又道“李梅崖辦賑得宜,行事妥帖,可著其回京辦差,降旨褒嘉。余下安置之事交由地方巡撫接手。
歐陽慎道“李大人賑災,彈劾他刻薄燥進、悖謬乖張、過境擾民、滋擾地方、錢糧收支不清的奏折不少。”
謝翊道“又無貪劣之事,多為瑣碎事體,無關輕重,不必追究。
謝翊想了下又道“另有一事,年初祭天時,朕覺得北郊齋宮也太過破舊了,須得修一修。”
歐陽慎道“臣令工部商太常寺修繕”
謝翊道齋宮不大,用不了多少銀子,關鍵是須得誠,簡束身心,不可懈慢。
謝翊道“朝中人手太少,命吏部在勛貴中挑一挑,擇些人選來。”
歐陽慎試探道祭祀亦為宗廟大事,或從宗室子中挑幾個可堪用的
謝翊搖頭“宗室子還得好生讀書,須挑選那些承爵后尚未當差,壯年卻不能為國分憂,白白享用國祿的勛貴。”
歐陽慎又聽到了皇帝這熟悉的論調,大為頭痛,要知道皇上歷年來都如此,日日嫌棄食君之祿的勛貴官員太多,須得裁撤刪減,最是看不得人閑著白吃飯的,只得應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