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看著她微紅的眼眶,拍了拍她的肩膀,歉意地道“當時我就不該提出來,倒讓你挨罵了。”
張大娘子忙道“伯母是好心,如何能怪得了伯母。好生生的人,在不透氣的屋子里呆著,也會憋出病來。”
馮娘子攜著她往外走去,笑道“你懂得就好,也別將你阿娘的話放在心上。倒不是不要計較,實在是不值當,大娘子,遠嫁的女兒,在婆家討生活,說容易,也不容易,端看自己怎么過。起初我是遠嫁到循州,娘家離得遠,譚氏長輩平輩晚輩一大堆,我這個新婦,連著哭了好些時日。后來啊,我就不哭了。”
張大娘子聽得好奇,問道“伯母如何就不哭了”
馮娘子神秘一笑,道“我將夫君制服了,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就推給他去對付。呵呵,制服夫君可不容易,但我半點都不怵,我有娘家,有馮氏,有麥氏。大娘子應當聽過,麥氏的祖上武烈侯,能打仗,也能做匪。麥氏族人還在呢,我怕他作甚大娘子,你也莫怕,孝順長輩是應當,切莫折辱自己,折騰自己。你有娘家,你的娘家比我的娘家厲害多了,大郎是個好兄長,還有我的九娘,她也會替你撐腰。徐氏詩書之家是不假,可現在,沒一個出仕為官之人。你在徐氏,這腰就挺了。我能將家搬回到娘家身邊,你要是過得不順,也能搬回你大兄他們身邊,說不定,徐氏還要感恩戴德呢”
張大娘子聽得驚嘆不已,興奮地抱著馮氏的胳膊,問個不停。
馮氏也想多教教她,與她一路說著,前去了雪奴的院子。
雪奴還在前院。
雪奴說道“在昆明池邊的莊子,張顛的字,引得無數讀書人前來臨摹,名氣傳了出去,買賣倒不好不壞,畢竟前來西郊的讀書人,囊腫羞澀的多。莊子里的酒賣得甚好,有一日,莊子里有個很是傲慢的仆從來了,說是府里的貴主,要嘗嘗莊子里的酒,讓我挑幾壇最好的奉上。”
“貴主住在昆明池地段最好的別莊里,我隨著那個仆從前去送酒,馬車到了別莊前停下,我嚇了一跳,那可是太平公主的別莊”
“就這般,太平公主看上了我,讓我去送了幾次酒,隔著簾子與我說了幾句話。我當時心里沒底,破天的富貴,也要有命去享受。恰好高力士回到了長安,前來尋你。他知曉我與你交好,就與我說了幾句話。我一聽,這些話肯定不能轉
給他人知曉,就想著干脆前來韶州府找你。離得遠了,貴人見我不在,長安不缺好酒,沒一陣,貴人就去尋了別人。我自當不敢這就么離開,給貴人回稟了一聲,誰知,貴人交待我,既然要走一趟,不如趁機做些買賣,賺些盤纏。”
雪奴苦笑,“我能如何呢,有貴人開道,我這一趟順當得很。”
太平公主起初與李隆基聯手,后來兩人翻臉,斗得你死我活,以太平公主失敗告終。
要是雪奴被牽連進去
雪奴四下看了下,低聲道“高寺人說,姜皎與李三郎在源相的引薦下,兩人見了面,李三郎對姜皎頗為欣賞。高寺人說,他會想法子,讓李三郎厭了姜皎。”
張九齡神色微楞,道“姜皎怎地提到姜皎了”
雪奴道“我亦不清楚,高寺人只這般說了,我并不敢細問。”
張九齡下意識看向了譚昭昭,見她臉色微白,將疑慮暫時壓了下去,對雪奴道“既然事已如此,你就盡心盡力做買賣賺錢,賺到的錢,照著事先的約定與規矩,你拿多少就拿多少。切記,賬目清楚明白,一個大錢都不要多拿,其余的事情,你一概不要管。”
雪奴應下道謝“有勞大郎指點,我是怕了,哪敢去與貴人爭利。其實我還有個擔憂,我來這一趟,貴人也不是看中這幾個大錢,而是看中的是大郎。”
譚昭昭也有這個擔憂,張九齡倒神色輕松,背靠在軟囊上,道“這山道不易開鑿,至少要好幾年,長安離得遠著呢”
雪奴立刻松了口氣,說了幾句話,起身離開。
張九齡看向譚昭昭,問道“昭昭,姜皎之事,可是你托付給了高力士,昭昭此舉的用意何在”
譚昭昭一下陷入了為難,這件事,她要如何回答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