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的領域里有一個詞叫受助者惡意,在尋常諺語俗語里也有差不多類似的詞匯,例如“斗米恩升米仇”,再例如“農夫與蛇。”
這些詞語都在告訴世人,幫助他人不一定會得到感激,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在伴隨著感激的同時,心里會生出另一種既隱秘又兇險的怨念。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被助者在受助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看見自己的無能,看到自己的弱小和卑微,并認為幫助他的人是在施舍他、輕視他。
而渴望平等,追求卓越是人的天性,于是就會出現受助者一邊接受幫助,一邊心生怨意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受助者惡意。”
序言
邱至簡一直都挺討厭楊馳的,真的特別特別討厭他,是那種連他自己也說不出由頭的討厭。
兩人從十四歲時相識,再到二十二歲時分開,一共認識了足足八年。
起初他只是邱至簡的資助者而已,后來變成叔叔,再變成一個不可言說的“室友”,最后邱至簡已經很少再提到、聽到過這個名字了。
在他已經把他忘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卻又神出鬼沒的出現在他跟前,這簡直太諷刺了。
邱至簡只要一想到自己當初那么坑他,幾乎算是壓榨完了他最后一滴血才離開了,他現在又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看待自己的
僅僅只是翻了一個身,老舊的床板開始吱呀作響,這種聲音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熟悉到只要一聽到就能勾起不少回憶,進而開始煩躁。
外頭的人一聽這個聲音果然知道他醒了,隱約的腳步聲停在門口,接著是沉悶的敲門聲和那道更加熟悉的男聲“小簡,你餓了嗎你昨天一天都沒吃東西了,起來吃一點吧。”
男人像個老父親一樣,不厭其煩的嘮嘮叨叨“我給你買了點你之前最喜歡的那家豆漿,現在還是熱的,我給你放在門口好不好,你自己出來拿,可以嗎”
“滾啊”邱至簡也沒看手上拿的到底是什么,抄起床頭柜上能摸到的東西砸向門口,“少來假惺惺了,想看笑話就直說”
砰的一聲巨響,白瓷碗落在地上被摔得四分五裂,而里面已經涼透的、一口沒動的小米粥則掛在原木色木門板上滴滴答答的往下流,原本干凈的米粒落在地上混合著灰塵泥土,變得臟兮兮
外面的男人在沉默了一陣后,還是繼續開口,只是語氣里多了一些試探“好吧,那你先睡會兒,飯就放在門口,你餓了記得出來吃啊,不吃東西不行的,胃怎么受得住,你本來就有胃病”
好煩真的好煩
他以前也沒有這么多話吧
什么時候開始,他變得這么話多了
邱至簡抓起枕頭的一邊把自己的腦袋夾在其中,試圖物理屏蔽外頭的動靜,但不行,完全不聽。
他還是能聽到外面走來走去的腳步聲,聽到楊馳打壓著嗓
子打電話的聲音,更聽到他用近乎祈求的語氣小聲說能不能再給他一點時間,說錢實在是太多了,他需要時間去湊一湊。
那又不是他欠下的錢,他湊什么湊那是邱至簡欠下的網貸,因為已經逾期很久了,所以才會接連不斷的打電話進行催收。
想到網貸,進而又想到更多更多糟心的事兒,邱至簡的腦仁更疼了,他欠那么多錢不是因為他沾染了什么不好的,他就是被騙了。
真可笑,他明明自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到頭來居然還被同行給騙了
事前不覺得,事后回想起來,對方其實并不是毫無破綻的,只是他當時實在是太貪了,迫切的想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才會被坑。
活該。
真活該。
邱至簡強行忽略自己胃里的一陣陣絞痛,講定在天花板上的目光慢慢挪下來,開始一點點打量他所在的房間。
這是一間裝修非常老式的主臥,以前是楊馳住的。靠門位置有一排木色的老式到頂衣柜,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的確洋氣,現在看就有點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