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省作為地主部門,的線裝冊也是
最多的,足有兩百多本,他發現李承乾也做了區分,一個官職占據書架的一層或者兩層。
至于同一層怎么找
李承乾在每本冊子的書脊上寫上主人的姓名和冊子使用時間進行區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當然,他沒有破壞冊子原本的封面,而是單獨加了一層。
房玄齡很輕易地就找到了同僚的線裝冊子,出去的時候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您怎么不找了”
房玄齡揮揮手中的冊子“已經找到了。”
眾人“”
這才進去才多久,就找到了
不可能吧
房玄齡把冊子給眾人看,還真是李承乾點名要他找的那本。
眾人這到底怎么回事
眾人這下不糾結了,都想進去看一看。
李承乾放他們一波一波進去,給每個人都發布了找冊子任務,每個人都能很快找到。
檔案室外,諸位官吏湊在一起,二二兩兩竊竊私語,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興奮。
但凡是當官的,尤其是他們這種跟文件打交道比較多的,誰還沒受過找資料的苦呢每次需要什么文件,恨不得把檔案室翻過來,都不一定能找得到,還是第一次有這么絲滑的體驗,可真是太爽了啊
膽子大些的就問了“太子殿下,咱們中書省的資料以后都要做成這樣嗎”
“只是我這么想想,還沒有確定呢。”李承乾嘆氣,“以前的資料都是卷軸式,想要做成這種效果就要重抄一遍,這個工作量太大了,不知道你們愿不愿意。”
眾人聽到這個果然遲疑,過了一會兒才有人一咬牙道“抄就抄一勞永逸每次找個什么資料都要找半天,我真是受夠了”
并不是所有時候主書都能幫上忙的,有時候他們并沒有明確的目標,想找一些資料做參考,那可真是回回頭禿。
此言一出,不少人響應,雖然也有反對的,但沒有愿意的多。
李承乾看向房玄齡民心所向,這下房伯父無話可說了吧
房玄齡“”
他本來也沒打算說什么,或者說,這事他答應不答應都不管用,李世民答應才管用。
他覺得李世民很可能會答應,一則這檔案保存方法確實好,更不要說還是李承乾提出的。李承乾想做的事,李世民什么時候不支持了
嗯也就去豳州那次不支持,還裝病把人哄回來了。
這時候房玄齡才有些后悔,早知道這兩年就把文檔都裝訂成冊,現在也不必這么麻煩了。
可惜線裝冊子雖然風靡,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不夠正式,登不得大雅之堂,很少用來保存正式文件。但房玄齡有預感,這個認知要成過去式了。
不出房玄齡所料,李世民來看了一下這個檔案室,然后就答應了,還撥了幾個人來幫他們整理謄抄。中書省本來就有負責這一塊的人,其他人做自己的事情之余,也會幫忙抄寫,每旬都有一定
指標。
期間李承乾發現,用蘸了溫水的布條在卷軸冊紙張連接處捂一會兒13,可以使粘貼兩張紙的漿糊變軟,從而將兩張紙分開,這樣就不用抄寫了。
但很多人不愛用這個辦法,因為怕一不小心損壞,這些文件上還有當初經手人的簽字,相當于原件,一旦損壞,可不是重新抄寫一份就可以的。
李承乾不管他們,手抄進度雖然不怎么快,但這事本來也不著急,慢慢來就是了。
這是后話,現在李承乾把抄寫的事交給底下人辦著,自己又開始每天看資料,也還會繼續整理,這樣抄完就能裝訂,也方便一些嘛。
然后他發現見到各部門長官的概率變高了。
跟他比較熟的如高士廉,就直接找上門,問他能不能幫門下省看一看資料該怎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