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他照樣去陳家河村上課,卻有好幾個孩子沒來,一問才知道是生病了。
李承乾撓頭“是不是昨天玩雪受涼了”
“也不全是這個緣故,村里其他人也生病了,可能就是突然下雪,大家難免受涼。每年到了冬天都是這樣,很多老人和小孩都熬不過去,今年得病的人已經少很多了。”
因為吃得飽,百姓身體好,抵抗力變高了。又因為穿的暖和,沒那么容易著涼,也就沒那么容易生病。百姓已經很感恩了。
然而不說最后兩句還好,一說李承乾就坐不住了,下課后就要去生病的人家看看,別人攔也攔不住。
李承乾并不擔心,他有七十八郎在,即便生病了也不會有事的。
在村里逛了一圈,百姓生病倒是不重,只是這個年頭一點小病也可能死人,尤其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弱,還有一些人有其他病。
李承乾對陪同探望的村長道“我莊子上有大夫,請來給他們看病吧。”
村長嘆氣道“草民等不是請不起大夫,而是買不起藥材啊。”
請大夫把個脈要不了多少錢,但藥材卻很貴,一般人根本吃不起。
李承乾皺起眉毛,這不是個人,他農莊上也沒那么多藥。且如果一力包攬,那也不能只管陳家河村,而不管附近的其他村子吧
可若幾個村子都管,事情就鬧大了。
想了想,李承乾道“我可以找人給你們治病,藥材他們也會承擔,但是他們的醫術可能不是很好,你們愿意嗎”
“這”村長猶豫,“醫術有多差啊”
李承乾“也不能說差吧,應該比一般的鄉間大夫厲害一些,但是比不上太醫。”
村長“”
他還以為是比不上游方郎中的那種,說不定會治死人那種,原來是比不上太醫院,這有什么不可以的
村長欣喜道“不用太醫不用太醫鄉間大夫就可以了,草民多謝殿下。”
李承乾點點頭,回去就給孫思邈寫信。
是的,李承乾想請來給村民看病的就是太醫署的學生。
太醫署招生也有好幾年了,第一批入學的現在小有所成,開始偶爾去各個地方義診,一則錘煉醫術,二也是便
利百姓。
他們有朝廷的撥款,藥材也可以免費贈送,雖然大都是便宜的藥材,種類也不是很多,但對百姓來說也差不多夠用了。
李承乾就是請孫思邈和太醫署令商量一下,派幾個學生來陳家河村這邊義診。
信使走之前,李承乾又叫住了他,重新寫了一封信“把這一封送給工部尚書段綸。”
信使應了一聲,帶著兩封信走了。
長安城里的孫思邈和段綸收到李承乾的信,孫思邈也就罷了,學生去哪義診都是義診,對他們來說沒什么區別。
段綸卻是忍不住扶了扶額“太子殿下又給我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