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老母輕輕煽動著手中的團扇,不急不緩的說道“前些日子我途徑黃風嶺,遇到了唐三藏師徒四人,那孫猴子的眼睛著了黃風怪的道,雖然暫時看不清但我瞧著像是準備往這南海紫竹林的方向跑。”
黎山老母說完,看向了茯音,臉上浮現出一抹有些揶揄的淺笑“不難看出那孫猴子對觀世大士你很是親厚。”
文殊和普賢兩位尊者也同時看向茯音,淺笑道“觀音一直以來都頗得親緣。”
話落,
文殊尊者又問黎山老母“后來又如何了”
黎山老母回憶著“后來我就給那孫猴子治了眼睛,這孫猴子雖然性情急躁了些,不過卻是一個意志堅定、懂得感恩的主。”
她抬了抬眼,想到了什么后,話音又微微一轉“不過呀,我觀那豬八戒凡心未改,不太穩便,恐意動神搖,生出二心。”
豬八戒早年還在天庭時,是統領十萬天河水軍的大元帥,若不是因為醉酒之后調戲嫦娥,也不會被玉帝貶下凡。
這投胎便投胎吧,偏生在托生時,出了個茬子,最后投了個豬胎,不僅把前世貪圖美色的性子繼承了,還把好吃懶做的脾性學了去。
如今他成為唐三藏的二徒弟,心性如果不穩定,必然難登大寶。
普賢尊者想了想,也緩緩說道“西天路上多磨難,若是心志不堅,的確難以取得真經。”
茯音對于黎山老母和文殊普賢兩位尊者的這段對話并不陌生,在西游的原著劇情里,也有此番交談。雖然話中的內容有所不同,不過其背后的含義卻是大差不差。
雖然心中早有注意,但是茯音還是看向了他們之中點子最多的文殊。
文殊尊者對上茯音看過來的目光,似心領神會般,微微一笑說道“那就設下一個迷局,試一試這師徒四人的禪佛之心是否堅固。”
話落之后,他不知想到了什么又是一笑,下一秒,搖身一變,原本溫和俊美的菩薩就變成了一個嬌俏可人的妙齡少女。
他沖著茯音眨了眨眼睛,靈動活潑,眉宇之間盡顯嬌羞。
普賢見狀,也當即一變,化身成一位欲說還休的橙衣少女“這樣如何”
黎山老母笑著點了點頭“不錯。”
說完,她便和文殊以及普賢兩位尊者一同看向了茯音。
在三人的目光注視下,茯音也化身成一位身著紅衣的女子。
相比起文殊和普賢尊者化身成的嬌美少女,茯音化身成的女子,看起來要成熟許多。
紅色的衣衫將他的肌膚襯得白皙細膩,似奪目的驕陽,有灼灼芳華之感,然而在那過分姝麗的容貌下,那偏向冷淡的眉眼又像清冽的水,在冬日之雪的覆蓋下變成了霜華。
于是第一眼看去,那艷麗的容貌和清冷的眉眼組合到一起,就成了一種帶著幾分距離感的冷艷。
文殊和普賢兩位尊者一左一右走到茯音的身邊,三人一同對驪山老姥微微扶禮“母親。”
黎山老母輕應了聲,笑著將茯音以及文殊普賢兩位尊者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