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的回應比徐問問想象的要更加熱情,直面這份熱情的她有些受寵若驚,隨后笑得更開心了。
她從講臺下搬出一把小板凳,放在了靠近講臺的位置。這里的位置不僅距離講臺近,也和第一排的學生們靠得格外近。
等徐問問坐下,就和不少學生處于平視狀態了。
她從教室這邊掃視到教室另一邊,即便分辨不出來學生們的樣子,但徐老師還是盡可能地將自己的視線從每位學生上掃過。
“沒事,”她安撫地說了一句,“第一堂課,我們不急著進入教學模式。首先,我想先了解一下咱們班的歷史課情況,還有同學們喜歡歷史上的哪些人物。”
徐問問從小就喜歡歷史故事,長大以后也選了歷史專業,只是和高中生們交流交流興趣愛好還是沒問題的,說不定還能得到這群學生娃的崇拜。
在和現實的高二三班見的第一次面,徐問問就通過這個辦法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全班的崇敬,這辦法百試百靈,就是很少有人能模仿。
這一次也不例外,她和新班級的學生們聊了不少,又講了些他們這個年齡階段在課本上了解不到的歷史故事后,徐老師就已經和新學生們打成一片了。
甚至比第一次教學生還要輕松。
而且迷霧中學高二三班的學生們似乎歷史基礎不錯,有不少徐問問打算講的歷史故事他們都知道。
徐徐圖之的成語典故也被他們嚷嚷著換了一個,徐老師裝似心累地嘆了口氣“這你們也知道啊語文老師這都講咱們班的語文水平是不是全年級第一”
“不是語文老師講的,是徐老師說的”
不知道哪里傳來了這么一句話,起先徐問問還沒在意,但緊接著新接手班級的火熱的氣氛一下墜入冰點,安靜得徐問問以為自己是不是來到了什么不能開口說話的地方。
她的表情變得若有所思起來。
徐問問不笨,雖然被朋友們調侃是直覺超準的直覺系選手,但她知道自己從來都不只是運氣好,直覺準而已。
因為直覺沒辦法輕易解釋原理,是不可言傳的預感,所以有人將其稱之為第六感。但事實上,這種“第六感”其實是可以鍛煉的。
而恰巧,徐問問就在有意無意之間積累了諸多的經驗。
她擁有博學的知識和豐富的生活經驗,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因為相處環境友好真誠,所以徐問問在對待自己自身感受時會格外的重視,因此也會更加重視自己的“第六感”。
在大部分人都對“徐問問是個幸運的人”這一點深信不疑的時候,只有她自己和好閨蜜知道,徐問問依靠的從來都不只是運氣。
就拿之前“中獎詐騙”事件來舉例,大部分都認為徐問問是好運才遺失的兌換票,才免于被詐騙。其實是徐問問本身在之前有意無意地關注過防詐騙宣傳,哪怕她當時沒有及時反應過來,她的潛意識也會認為此事不可靠。
那件詐騙事件的后續其實也和她有關。
好閨蜜羅詩琴是后續聽她描述的現場情況,當時的羅同學簡單地想了想和詢問了相關的細節后,又問她最近是不是校園在進行宣傳活動,得到肯定答復后,徐問問像是福靈心至一般“原來如此,正好校內宣傳部愁活動舉行地,那明天我就建議他們進行校外宣傳”
即便徐問問當時沒辦法理解自己為什么這么做,但實際上,她已經訓練得爐火純青的“第六感”已經為她做出了相應的選擇。
校宣傳部的學生們和對應區域的警方合作后,雙方在宣傳過程中正巧碰見了再度舉行“講座宣傳詐騙案”的一員,恰好人贓并獲。
這就是徐問問的“好運”。
所以當徐老師在新高二三班遇見這種事后,她開始無意識地對這個場景進行深度思考。
這樣一想好像在什么時候遇見過這種情況。
這樣的即視感,讓徐問問上了心。
很快班上再度熱鬧起來,但此刻一幕在徐老師心里已經帶上了不一樣的色彩。不過新高二三班的學生們真的在很努力地轉移了話題,所以徐問問也很善解人意地不再多加關注。
因為學生們胡亂轉移話題,所以對話空前地熱鬧起來。
聊著聊著,徐問問的關注點就不可避免地移到他們的發型上。
“剪成這樣”徐老師看了一眼男學生的平頭,又看了一眼女學生幾乎不過耳的短發,皺著眉頭試圖去理解這種美,“你們都沒提反對意見嗎”
和她面對面的學生們頓了一下,然后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回答。
徐問問又想起了之前他們回的話“哦,是我要求的”
依舊沒有學生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