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就張口要背。王華卻打斷道“臣知殿下聰慧過人,然圣人之言,不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殿下若能逐字逐句,明辨其義,臣方無話可說。”
這下輪到朱厚照一時語塞了,可年輕人血氣方剛,最是心高氣傲不過,怎能輕易認輸。他剛剛坐直,身后的那位宦官就即刻將書移過來,朱厚照看了幾眼念道“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無非是在贊頌堯的德行的罷了。”
王華道“殿下所言是也不是。這的確是贊揚堯的話語,不過卻不止為頌圣之用,而是向后世君主傳授治國之道。堯乃賢德之君,以道德而化治天下。前幾日臣曾為殿下講解大學章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而此句與彼句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堯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親九族,至平章協和,便是親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1”
朱厚照微微頜首“如此說來,此句也與論語中修己以安百姓是一個意思了”
“正是,正是。”王華喜得胡須顫動,這個活祖宗,本以為他一直敷衍了事,未曾想到,還是聽進去了一鱗半爪的圣人之言,竟然還知道舉一反三了。
其實太子實乃聰明絕頂之人,用一半的心思讀書都能讀到如此地步,若他能全心全意專注學業,何愁不能四海承風,天下大治呢然而,事實證明,確實是王先生想多了。
朱厚照道“說來說去無非是一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車轱轆話,難不成不按儒生們說得做,就一定不是好皇帝了。”
他一見王華又怫然變色,不由笑道“先生莫急,我且問先生,唐太宗如何解釋。他弒兄奪位,完全悖離了孝悌之道,這修身一項,做得可謂糟糕至極,可影響他治國平天下了嗎”
王華的雙眼圓睜,他萬萬想不到,太子竟然會舉出這樣一個例子來。這究竟是童言無忌,還是奪位一事在朱明一朝實屬極端敏感話題。他并非無法反駁,而是不能反駁。
眾所周知,明太宗2永樂陛下便是打著靖難的旗號奪了建文帝的皇位。他若是指責唐太宗,就不得不說出諸如亂臣賊子,來位不正,難掩天下悠悠眾口的話語,這不就是在影射辱罵明太宗嗎,可他若是贊頌唐太宗,這又是在自打耳光啊。
朱厚照眼見他的面色青了又白,猶自不滿足“看來這個問題王先生還需要點時間仔細想想,那不如我們談下一個如何。我記得亞圣曾說過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看來孝之道關鍵在于順從尊長,王先生以為然否”
明明是在說治國之道,話題如何又轉到倫理了,王華一頭霧水,但仍謹慎地答道“正是。孔圣人也曾道,無違為孝。”
朱厚照驀然笑道“那我明白,為何孔圣人會說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之語了。他若是學習其兄,順從父親晉獻公之命,以母之禮尊奉驪姬,便會得到孔圣人的贊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