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然如紗帳一樣籠下來,星子就像燈火一樣,一顆一顆在天穹點亮。索布德公主被騎兵簇擁在中央,一行人正在縱馬狂奔逃命。凜冽的寒風像刀一樣刮在公主的臉上。她心亂如麻,時不時就會回頭打量,后頭的追兵像蝗蟲一樣聚集,而遠處隱隱約約的城郭則如同鬼蜮一般。
索布德公主一點兒也不像她的父母,滿都古勒汗在位時打擊權臣,鞏固汗廷,滿都海福晉更是在群狼環繞下,延續了黃金家族的統治。公主偶爾會懊惱自己天資平平,大腦空空,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她之所以會如此缺乏政治智慧與手腕,正是她那睿智的母親滿都海福晉有意引導的結果。
索布德公主的身份太尷尬了,如果她有一個同胞的兄弟,滿都海福晉一定會把她培養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可惜的是,她偏偏沒有。滿都海福晉沒有繼承人,就只能嫁給侄孫巴蒙圖克。她可以憑借婚姻來讓自己大哈敦的地位再次確立,可是女兒索布德的公主身份就不上不下了。
滿都海福晉熟讀漢家典籍,她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道理。七歲的小王子巴蒙圖克要仰賴她的保護,對索布德這個僅存的血親也會有幾分親情。然而,長大成人的達延汗卻絕不會想有兩個女人騎在他頭上指手畫腳。與絕對的權力相比,什么夫妻之愛、血濃于水,比紙還要單薄。
所以,滿都海福晉在達延汗十四歲時,就還政于他,讓他掌握絕大部分實權。她更是有意將索布德公主寵溺得天真嬌蠻,在公主的丈夫去逝之后,也沒有強逼她嫁給其他部落首領,而是允許她自擇身份不高的面首。
歸根結底,她就是為了避免與達延汗之間因權力發生爭執。滿都古勒汗的某些舊臣眼看公主是如此的不堪大用,也不會起利用她的心思,來動搖汗廷的穩定。
此外,滿都海福晉還極力向公主灌輸對大汗忠誠、奉獻、尊崇的心理。雖然實際上他們是堂姑母和侄兒,可滿都海福晉卻希望索布德對達延汗要像對父親一樣。對一位安定蒙古的女政治家而言,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她甚至做得比自己設想的還要成功。然而,她沒有想到的是,太過成功,也是會帶來麻煩。
達延汗雖然因滿都海福晉的不滿再向明朝派了密探,但是他并不會因此改變主意。滿都海福晉也對密探帶回來的消息存疑。
兩人之間冷戰的時候越來越長。達延汗歇在小哈敦那里的次數陡增。而滿都海福晉真正被傷了心,她明明是一心為了丈夫、為了蒙古,可丈夫聽不進她的逆耳忠言,反而去和別的女人共寢來打她的臉。她由于委屈和擔憂,長久的夜不能寐,甚至消瘦了一圈。
他們的兩個孩子大王子圖魯和二王子烏魯斯為此日夜難安。可他們雖然擔心母親,卻并不理解母親的堅持,而是勸說她去向父親認錯。長子圖魯說“我們蒙古缺衣少食,如果不去中原大地掠取,連度日都勉強。額布身為汗王,也是出于大局考慮,這才去宣大搶奪。”
滿都海福晉被氣了個倒仰。索布德公主見此情況,萬分心疼母親。但這位莽撞的公主在心疼后,想出得卻是一個餿主意。她認為母親既然信不過大汗的人,那她就自己親自去看一看。她的話,母親和大汗都不會懷疑,他們也能夠從她的查探,做出最有利于蒙古的決斷。
這并不是索布德公主第一次去宣府。以前的宣府和大同就如同蒙古人的后花園一樣。他們無論是悄悄地來,還是大張旗鼓地逛,都不在話下。索布德公主召集了汪古部的勇士,領頭的都是她的表兄弟。
汪古部是滿都海福晉的母族。在整個元朝延續期間,黃金家族不斷從汪古部娶回妻子,又嫁了很多女兒回到汪古部中。這兩族之間世締姻緣,關系緊密,非比尋常。
如今,滿都海福晉的地位穩固更是直接關乎到整個汪古部的興盛。這些年輕的勇士們一聽說大公主有辦法讓汗王夫婦重歸于好,他們當然沒有不同意的。畢竟,明朝皇帝大閱,宣府李御史抓探子都是絕密的情報,這些外部的年輕人怎會得知。
這群人就以游獵為由出發,趁著夜色進入了宣府地界。大部隊留在郊外,只有二十幾個人隨著索布德公主準備去萬全都司。然而,他們甚至還沒走出五里路,就被當地的百姓發覺了行蹤,立刻就當作可疑人員,去報告上官領賞。參將左欽一面差人去向總兵官朱振匯報,一面率眾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