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鼎臣心頭劇震,這正是他們所有人在過去都堅持不懈的理念,打壓旁門,維系正統至高的地位。可如今,李越卻指出了,不該這樣。
“一個健康的核心思想,應該起到引導萬民、凝聚萬方的作用,它不應該、也沒有必要打壓實用技藝的發展。而心學的偉大正是在此處。”李越的聲音雖輕,卻振聾發聵,“它選擇了吸納、選擇了包容。它將百姓日用之道納入到正統體系,并給予認可。士以修治,農以具養,工以利器,商以通貨,都是在踐行圣人的理念。它將儒學和其他門類的關系,由水火不容變更為核心與分支,普遍與具體的聯系。這才是心學的意義。”它正在努力減輕意識形態和科學技術之間內耗,打開桎梏百年的枷鎖,把廟堂之上與草野之中的力量都聚集在發展上。
顧鼎臣的心中掀起波濤,他最開始研習心學,純粹是為了媚上。可隨著學習的深入,他的認可與日俱增。在聽了如此鞭辟入里的分析之后,他更是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然而,下一刻他就聽李越道“可這勢必會引起墨守成規之人的劇烈反撲。”
顧鼎臣愕然抬頭,李越笑道“權力能夠生產知識,知識也能夠帶來權力。很多時候,他們爭得不是理,而是權。我們也一樣。可我們怎么才爭嬴呢”
李尚書在詢問他的意見顧鼎臣咽了口唾沫“董仲舒怎么爭嬴的,我們就怎么爭嬴。”
他立即掀袍跪下“卑職愿為尚書所驅使”他又不是傻子,早就想抱大腿了,要不然也不會在翰林院兢兢業業改稿。終于,皇上和李尚書都看到了他的努力,他怎能不趕緊表忠心。
他頭頂傳來李越幽幽的嘆息“可你能怎么做呢圣上的隱憂,你應該也能明白幾分,要是底層之人也能成圣,那豈非亂了尊卑次序”
顧鼎臣期期艾艾道“或者,可以繼續發揚天人感應”
李越一哂“別把人都當傻子。”
這話騙騙愚夫愚婦還行,可要都說通,的確是太勉強。顧鼎臣想了想道“那不若,還是說仁君圣王”
李越道“那你覺得,和現在有分別嗎”
顧鼎臣一窒,他辯解道“當然有分別,如今只是發展農技和織藝,就開辟了廣袤財源。心學一出,對于實務實藝的發展只會更上一層樓,我大明國力將如日之升”
李越失笑“關鍵在陛下。”
他一字一頓道“尊位,不可動搖。”
顧鼎臣的臉,漸漸蒼白下來,道德上人人皆可成圣與治權上天子至高無上的矛盾難以調和。皇權的穩固才是第一位的,皇爺不會冒任何風險。可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了希望,難道就要這么放棄嗎這就像在海上迷航一樣,終于找到了走出這里的道路,卻由于不符合上位的“完美”,又只能再次放棄,陷入新一次的摸索。
他目不轉睛地看向李越,眼中帶上了自己都沒料到的希冀“那我們該怎么辦”
李越垂眸道“你想改變這一點嗎你想勇敢地在大經筵上,成為心學問世的宣告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