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花瓶兒可是大少爺為武安侯夫人抄了一個月經文得來銀錢后,親自畫了花樣請人做了特意送給大姑娘的十五歲生辰禮。
眼看著她不帶猶豫的就這么摔了,管家心里一時復雜難言,只低聲強調
“大少爺在前廳等您,若是您不出面,怕是顧家不會善罷甘休。”
馮少平冷哼一聲,衣擺在地上劃出一個好看的弧度,傲氣道
“兄長總是這幅對誰都客客氣氣的樣子,便是真對顧家不客氣了又怎樣,他家還真能拿我馮家如何不成”
管家一噎,心說大少爺一個小小孩童帶著兩個妹妹長大,不對人和善,難道遇事還能和人硬頂著來嗎沒有大少爺的和善,府里兩位姑娘不定能長大呢聽大姑娘這意思,竟是有幾分看不起大少爺這份和善的做派
實在叫人驚心。
馮少平見管家面色不好,張嘴還想再說什么的樣子,擺手示意叫他先閉嘴。
避著人提筆快速寫了一封書信,用信封裝好,低聲吩咐院里一個眼生的丫鬟道
“快馬加鞭交給太子,就說我保管不會讓他吃虧,讓他速速將銀票送來”
見人消失在視野里,才暗暗惱怒,之前打發去尋太子借銀子的下人一直沒回來,她猜測是太子不愿意。因此才動用了這個太子放在她身邊的人,她是寧可給顧家賠銀子,銀貨兩訖,也不愿意向對方低這個頭的。
轉身,對上管家打量的視線,馮少平心頭一跳,面上露出些許疲憊之色,擺手
“兄長的意思我明白,容我片刻梳洗時間門。即便是向顧家賠禮道歉,也能顯得更有誠意些。”
管家雖不解大姑娘為何前后態度變化如此之快,還是默默拱手,無聲退出房間門,靜靜守在房門口不出聲,打發人去前頭跟大少爺如實稟報。
他不放心別人,得親自守著才行,總覺得大姑娘突然之間門,變化太過離譜,隨時都會鬧幺蛾子。
馮少平可沒覺得她哪里就性情大變了,此時坐在靠窗小榻上聽著外面淅淅瀝瀝的雨聲,想起前世她咽氣時,也是這樣一個天色暗沉沉的日子。
前世她多聽話多乖巧啊,兄長說他為她選了最好的路,她便真真的信了,規行矩步,按照兄長的安排,在十六的年歲里嫁給了顧長安,與他生兒育女,埋頭過日子。
可轉頭,自小跟在她屁股后面,事事以她為先的庶妹馮少魚機緣巧合下,進了太子東宮,成了小小的奉儀。
才九品的奉儀,既算不上得寵,更無從說權勢,又無兒女傍身,說起來也是個可憐人。可馮少平這個昔日的嫡姐見了對方,還是得低聲下氣行禮,誰讓人家是君她是臣呢
這點變化讓馮少平心里不太自在,自此便不愛進宮。
不進宮,她就還是丈夫敬重,兒女成雙的保山伯府當家夫人,自有她的舒服日子過,不必艷羨誰,也不必對誰卑躬屈膝。
可老天不公,竟然讓庶妹馮少魚一步步從九品奉儀,爬到了三品良娣,生了兩兒一女,地位穩固。
朝野內外都傳馮良娣為人低調,行事溫和,頗有乃兄之風,不愧是她兄長一手教導出來的云云,便是彼時的太子妃都對她客客氣氣。
及至太子繼位,馮少魚更是位列四妃之一,深居簡出,卻深得陛下敬重。生的兩個皇子踏實又務實,女兒嫁入京中勛貴人家,日子和和美美,讓人艷羨。
她家里兄長的仕途也跟著一帆風順,馮家在短短數十年間門重回京中勛貴之列,兄長的孩子們與皇子相交莫逆,前途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