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也顧不得多說,顧鐵柱,也就是秋東他爹大手一揮,讓親兵把他大孫子綁在身上,騎馬帶他們回營,有話回去再說。
老爺子騎在馬上,風是冷的,心卻是熱乎的。
瞧瞧,瞧瞧,他這嬌弱的兒子,還有那更嬌弱的大孫子,還沒小孫女有勁兒呢,就小孫女活蹦亂跳,精神奕奕,把兩百六十斤的流星錘舞的虎虎生威的樣兒,一看就是他們老高家的人
瞧著都得勁兒
其實顧鐵柱“沒了”那會兒,顧長念才三歲,壓根兒對這個祖父沒什么記憶,但這不妨礙她接受良好,一路上見祖父對她的喜愛絲毫不作假,甚至對她的表現大加贊賞后,就更喜歡了這突然活過來的祖父幾分。
祖孫兩親親熱熱,顧鐵柱就聽他孫女眉飛眼笑的給他講她第一回殺敵的場景,只聽他孫女小嘴叭叭
“也沒甚么特別的,我不殺他,他就要殺我,所以我殺了他,就這么點事。”
顧鐵柱一聽,這哪里是他記憶中那個乖乖軟軟,還沒他小臂長的孫女,簡直是他們大魏的女戰神啊。
戰場上可不就那么回事嘛,要么我殺你,要么你殺我,哪里有那么多大道理可講
偏這么簡單的道理,很多自詡聰明之人一輩子都悟不透,可他孫女,才小試牛刀,就想的比誰都清楚。
“好”
他大贊一聲,唯一的孫子指望不上,原以為他們老高家下一輩再也出不了一個能在戰場上叱咤風云的人物了,沒想到老天待他不薄,竟是柳暗花明。
可不好嘛。
兒子孫子受傷帶來的那點擔憂瞬間散去大半,大手一揮,揚起馬鞭,痛快道
“回營我高常嶺后繼有人,請客,必須請客”
高常嶺,就是顧鐵柱在魏國的真實姓名,孝恭帝唯一的嫡親弟弟,魏國的福康王。
顧鐵柱這名字也不算是瞎掰,老太后是顧家女兒,據傳早年福康王生的病弱,老太后便學著民間那套講究,給取了個“鐵柱”作為乳名,放在顧家教養,希望他能福壽康健。
早年傳聞這位王爺身子一直不好,深居簡出,近幾年倒是康健了不少,頻頻出現在軍中,建樹頗深。
秋東發出一聲冷呵,好一個身子虛弱深居簡出,又好一個大將軍。
不僅將周朝這邊玩兒的團團轉,就連他這唯一的親兒子也瞞的好緊,當真是一點兒風聲都沒透露。
沒見福伯這老東西已經哭的不行了嘛,肯定也不知道實情
昔日老主子身子硬朗的活著,福伯跟做夢似的,還沒緩過神兒呢,哭的一張老臉都沒眼看了。
秋東騎馬跟在后頭,冷風迎面呼呼的吹,瞅著前頭肆意張揚的親爹,心道這老家伙一如當年,一陣一陣兒的,真是什么都沒變。
就他這性子,在周朝那些年可真是憋壞了吧
但心里有再多的腹誹,其實行動上且小心翼翼著呢,如今人還在大周境內,他們這點人手萬一被人家的大股軍隊逮住,后果不堪設想。誰都沒有多說,全部埋頭趕路。
只要翻過前頭那座山,繞過丘城,就到了魏國大軍駐扎的營地。
魏國與周朝這段時日的戰爭,有輸有贏,目前最關鍵的就看能不能拿下丘城,丘城是周朝的重要戰略要地,易守難攻,一旦這里失守,整個周朝邊境便失去屏障。
雙方在此盤踞數月,正面交戰過,背地里也各出奇招,死傷無數。
不過,有了秋東讓人偷回來的布防圖,丘城這邊應該很快就有結果了。
秋東一行人終于穿越重重險阻到營地的時候,營地內一切都井然有序,氣氛嚴肅又活躍,正是傍晚,天邊殘陽如血,霞光萬里,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跟他離開京城那天傍晚的一般無二,讓他提了這么多天的心終于踏實下來。
秋東跟在他爹身邊,腳下踩著獨屬于魏國的土地,四十年了,第一回踏上故國,心情多少有點復雜。
周遭士兵見了為首的他爹,紛紛停下來行禮。
顧鐵柱擺擺手,毫不停滯,大跨步帶人往前走,邊走便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