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個非常有執行力的性子,才做了決定,第二日一早就有一溜兒宗室小輩們站在怡園外頭求見英親王。
英親王秋東正一口小米粥一口小籠包,吃的是老太后特意找來的周朝廚子做的早食,聞言不可思議的看老管家
“這是卯時初沒錯吧”
剛早上五點,要不是老太后上了年紀醒得早,他得陪老人家一塊兒下地,這會兒還在被窩里睡的正香呢,這個點兒過來,不得半夜三點起來收拾準備啊
老管家給他調了一個醋汁,聞言笑的非常矜持
“咱們陛下御下有方。”
不管宗室私底下怎么鬧,但對陛下向來言聽計從。陛下有令,他們有其他意見也得憋著。
秋東明白了,這不就是怕皇帝怕的要死嘛,慫也能被說的如此清晰脫俗。
“肯定都沒吃早食,還都是些正長身體的小孩子呢,讓廚房多備些一塊兒吃吧,備他們吃慣了的,不必與我這邊一樣。”
這群猴孩子各個都是家里嬌生慣養的小爺,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本來半夜爬起來熬到這會兒就又困又餓,見有吃的,哪兒還顧得上矜持,撒丫子就吃。
沉穩些的還像模像樣到秋東跟前感謝一番,有那在家鬧騰慣了的,直接在院子里就喊開了
“謝謝叔爺爺”
“多謝叔父”
“謝謝王爺”
喊什么的都有,秋東也不緊不慢應著,猴孩子見多了也就習慣了,從太學到家里,他一路跟猴孩子打交道過來,這幾個還不夠看。
他其實還挺納悶兒“怎么來的都是半大小子”
就不信他皇帝大伯的摳門脾性還會有針對性的發,只選擇對半大小子重拳出擊,竟然還神奇的體諒起上了年紀之人。
老管家聞言笑的就更矜持了
“宗室各位主子們也都是有臉面的的尊貴人。”
哦,合著那些人的慫也是有選擇性的,皇帝讓他們進宮種地,那些人里有的從輩分兒上講都能給秋東當爺爺了,家里重孫子都有一打,讓他們放下身段兒跟在秋東身后學種地,不說體力能不能跟得上,單就面子上來講都過不去。
所以,為了應付皇帝的的命令,就打發家里小輩來了。
合著真以為皇帝讓他們進宮種地,是為了省那兩口糧食的他這皇帝大伯摳門的形象是有多深入人心
秋東放下筷子漱口,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好,只不過將來年輕人有了差事,希望老人家們不要后悔。
既然是熊孩子,那就得改一下策略,不能照著之前的法子教了。
老宗室們將來后不后悔還不知道,反正眼下這群猴孩子們是丁點兒都不后悔。
原本家里打發他們來的時候他們是真不樂意,一個個在家里上天入地無人敢管,自在慣了。可在宮里,尤其是老太后的怡園,誰不得收著八分性子,小心行事
憋了一肚子氣還不敢發出來,生怕被陛下知道,以為他們家對陛下的旨意有甚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