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給書肆,一套留給自己。
索性他速度夠快,在交書日期前一天正式完成。
這回是書肆老板親自出面驗收,他對秋東抄的書很滿意,不用秋東提,主動道
“老朽這里還缺一套啟蒙韻律,雖然難度不及四書五經,但因為要的急,價格都好商量。”
秋東卻并未直接答應,很誠懇的跟老板講
“您也知道再有兩月就是縣試,在下得為縣試準備,真抽不出這個空來。”
老板頓時大失所望,這是北城李老爺家中的小孫孫要準備啟蒙,特意托他尋摸的書。原本他手中有一套覺得非常合適,但看了秋東的后頓覺手中那套就不香了。
有種除卻巫山不是云的遺憾。
他是真喜歡秋東的字,字體好壞對剛啟蒙的孩子影響有多大誰都明白,于是他嘗試和秋東商量
“若是谷先生有意,縣試后得閑了再來抄也是一樣的,到時候給先生這個價”
秋東一瞧,好家伙,是手頭這本的兩倍。
從沒想過原主這筆字,竟然這般值錢。
老板見秋東不為所動,徐徐誘導
“谷先生,您既然準備參加童生試,便該知曉縣試要求有四名村人以及一位秀才作保才能順利報名。村人好找,秀才老爺不好找,不是信得過之人,秀才老爺怕被牽連是不輕易出這個面的。”
老板也是看出秋東并未在書院讀書,才有此推測。
一般能進大書院的學生都不愁這種事,隨便哪個夫子都能幫著作保,可秋東這種單打獨斗的,想求一個秀才作保,那是非花費大價錢不可。
可能花得起大價錢的人,有誰會來抄書呢
老板見秋東神色有所松動,再接再厲
“若您童生試后能抽空將這書抄了,保人之事只管交給老朽”
對方一退再退,提出的要求對秋東而言確實不是難事。
“那就麻煩老先生了。”
“客氣,提前祝小先生榜上有名哇”
雙方相談甚歡,臨了秋東又買了一冊歷年奇州城縣試文集并兩刀紙,抄書剛到手的銅板去了一大半兒。
去小攤上吃了一碗熱乎乎的湯粉,出了一腦門兒汗,踏著晚霞歸家,秋東莫名有一種即將完成某種心愿的期待。
接下來的兩月,除了去縣衙報名,秋東的生活非常規律,日常擺攤兒,偶爾幫人寫寫家信,大多時候都在埋頭研究買回來的歷年縣試文集。
周遭有同樣擺攤賣字畫的年輕人,有的如同秋東一般,大多時候都埋頭苦讀,也有早就自暴自棄,沒事兒發發呆,看看話本子打發時間的,人間百態,各不相同。
秋東融入其中,毫不突兀。
期間鄭氏和二妹谷禾來了一趟,兩人壓根兒不識字,也就沒發現秋東看的是什么,秋東說是“閑來打發時間”的,她們當真信了。
二人不忍打攪秋東的生意,在邊兒上陪他坐了一上午,見他統共接了兩單生意,賺了六文錢,兩人就顯得憂心忡忡。
但這事秋東沒辦法跟她們解釋,說他擺攤壓根兒就不是為了錢那兩人還不得以為他腦子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