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猛記起小女不喜家中養狗,“獵狗有靈性,我們自家喂大的,不會咬你。”
徐希應聲,“嗯,那家中養狗。”
徐長說出自己的打算,“年后二弟和我去求見郡守,把堆肥增產和懶人種菽之法獻上,讓農人都學會,提升我們徐家的地位。烈和猛,沖三兄弟,盡可能多的帶附近村人學會盤火榻,做壁火爐,往貴族家中做工。兒媳就和侄媳們負責教人磨菽漿打豆腐。孔圣人說,有教無類。我們只收些菽粟嚼用,誰來請教,都盡數傳授。”
徐尚摸著胡子,“長兄之計大善。待整個瑯琊郡都念我們徐家人好,小小石氏也不敢冒然欺辱我等。”
“為什么不建一面墻,把菽漿豆腐,盤火榻,蒸饅頭之法都畫在墻上,讓農人和過路行人都能學會”徐希開口。
徐長看著她,略沉吟,“這墻我家可以出資建,但什么樣的墨畫出來,下完雨還能完好如初”
“下雨之后墨沒了,就再補上。村中學會的人都可以去補,都能補畫教授別人了,自己豈不是更厲害了”徐希反問。
徐長高興的大笑,“希說的在理,這墻,我家出資建了找一空曠地,以后再有別的,還可再增加,以公示我家的決心。”
徐尚幾個也都夸贊徐希,果然早慧,要好好跟師父學本領,惠及族人和農人們,以后也能當圣人。
徐希對上長兄徐咨渴望的眼神,再看堂兄徐該他們也都目露羨慕,對幾人說,“都城臨淄有稷下學宮,學宮有不少先生,待家中日子過好,掙的錢多些,長兄和大兄你們也去學識字本領,以后做個有用的人。”
徐咨眼神瞬間亮了,“好”
徐該想再多問問她在外求學的事,又不好說出口,家里是供不起他識字的,只能想想作罷。
年齡還小的徐英沒那么多顧忌,“阿姐,是不是學識字學本領,就能吃到肉,還有像豆腐一樣很多好吃的還能住溫暖的大屋”
徐希望著黑黝黝的眼睛,正經的忽悠他,“圣人說,一個人做出多大的貢獻,就能得到多大的供奉。從小了說,為家庭做貢獻,家里生活變好自然能吃住變好;往大了說,為國家做貢獻,國家強盛,國人的生活自然變得更好。”
“那我要為國家做貢獻,做最有用的人”徐英說著瞟了眼屋中分給他家的野味和蜜,悄悄收斂唾津。
徐希笑著拍拍他的小腦袋,“大善”
徐長也和徐尚夫妻夸起這個小孫兒志向高,以后可成大才。
兩家商量完,都做好了揚名為善,厚積財富培養子孫的打算。
第二天,徐沖一早就來找徐猛去買狗崽。
徐長則去找村人建墻,并告知村人,年后徐烈將帶著會盤火榻的人往北方去給人盤火榻,所有愿意的村人,手藝好都可以跟隨一塊,賺錢不多,能把這門手藝練好,村人一起出門在外也免受外人欺負。
村里來磨豆漿的絡繹不絕,徐長算算自家的銀錢和糧食,準備再找石匠打個石磨,只有一個,光村子里都不夠用,自家想磨點豆腐都不成。
徐希削竹做筆,搞了一個沙盤,教給哥哥認字。
徐英在這得了蜜吃,就愛往這邊跑,見徐希教徐咨認字,也鬧了跟著學。
于是,徐希多了兩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