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了李牧的趙國,又無軍糧,又無外援,找齊國借糧。
齊王建以趙國快亡國了,借了也無用,到時找誰還糧給拒絕。
不到四個月,趙國全面崩潰,秦軍攻占邯鄲,又抓住了逃跑的趙王遷。
趙王遷為活命,獻上了趙國地圖。
公元前228年,趙國宣布滅亡。
楚國還等著齊軍攻打趙國時去偷襲,奪回失地,結果齊國一動不動。
大將軍項燕陳兵下邳,欲要攻城。
楚幽王突然逝世,繼位的不是楚太子,而是楚幽王的弟弟熊猶。
楚哀王繼位兩月,就被同父異母的弟弟熊負芻殺死,并揭穿楚幽王和楚哀王的母親李太后和春申君黃歇的奸情,言一人皆不是先父楚考烈王親子,而是李太后與黃歇所出。
這一樁大丑聞,又接連兩場政變,把楚國內攪的天翻地覆。
齊王建收到項燕陳兵下邳時,還害怕楚軍打過來,想要把郯,莒等地還給楚國,以求太平。
結果還沒開打,楚國內亂了,隔空看完笑話,嘲笑楚國,“再亂一些楚國永遠別想要回失地”
齊王建也喘了起來,要求楚國把兩位公子還回來。
新楚王負芻直接給他送回來兩副尸體。
李黽在谷中跟徐希哭訴,“王上非要出兵攻打楚國,為兩位公子報仇,命我獻策。我哪里有什么良策。我之前請求王上推廣水車,額頭都磕出血了,都沒能求得王上點頭,國庫錢糧有限,哪里能出得了兵,與楚國對抗呢”
“怎么沒有良策他不還有倆兒子,不行就再生兩個。”徐希聽見這個蠢貨就煩,秦都不敢貿然伐楚,他要喘起來了。
李黽“”
“真的沒有良策嗎”李黽很擔心,以齊王建的隨意,這次不獻出良策,他會被貶黜。
“我哪有良策呢,我作業還沒寫完呢。”徐希沒好氣道。
李黽去求見老祖,果然,可以聽道,但求良策什么策良什么
他纏著徐希好幾天,送了各種財寶,都沒能求到什么,只得無功而返。
回去就建議不要和楚國交戰,“新楚王負芻正要立威,如今楚國內亂,我們只需要坐山看戲,若是此時出兵討伐,楚國一致對外,反而給楚王機會。”
說的都是實話,齊王建不聽,還認為他收了楚人的賄賂,直接把他給貶黜了。
李黽在家里破口大罵,“要不是老子千求萬求,求來良策,想拿下齊國三分之一的土地,你做夢自己不知道自己多少斤兩,還跟楚國打,秦國都不打,你去打,你早晚玩完趙國就是你的下場”
他罵完,門外李焦收到一封簡牘,拿給他,“兄長,你看。”
一封推薦他去秦國的匿名信箋。
李黽拿著信箋對字跡仔細觀摩,考慮了三天,收拾行李,帶著妻兒兄弟去了秦國。
他識秦字,懂律法,又經常跑到谷內或者到徐家村,治地強民那一套學了個七八成,本身機敏善言,憑著掌握的東西很快在秦國求了官。
徐希在齊國朝中成了睜眼瞎,李黽走了,再沒人給她傳消息。
想了想,目光落在侯廉身上。
侯廉福至心靈,挺起胸膛,“主君包在我身上”
收拾了行李,拿著個拂塵,貼上假胡子,穿著一身更飄逸的道袍,單手結印,“無量壽福。”
舉著剛練成的丹藥,進了都邑。
趙地大旱,齊國也熱,他曾經替瑯琊郡獻過制冰的方子,齊王建還認識他,聽他一通忽悠,就讓他留在了都邑做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