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尚帶著人在楚國推廣種麥,也學了種稻谷,增產糧食的辦法大同小異,深耕土地,漚糞肥地,挑選粗壯的植株,選顆粒多顆粒大的良穗留作種子。
壽春的農人對徐尚這個農官多有感激。
等他把水車獻上,又一通吹噓,楚幽王聽是齊國來的,齊國又在囤糧,垂死病中驚坐起,當即就下令推廣水車。齊國上次囤糧,突然南下,攻占他楚地六百里,現在都不還。結果今年他又開始囤糧
雖然楚國大臣罵了一通齊王建,但分析下來,齊國不會再打楚國,怕是瞄準了趙國,“趙國去年大地動,死傷幾萬,幾十萬庶人流離失所。今年又大旱,秦國已經在調集大軍要拿下趙國。齊王建這是想分一杯羹。”
“齊國若動,我們可以趁機發兵,奪回郯,莒六百里地。”
“對發兵”
楚國開始征兵役,齊國毫無動靜,司馬瞻還駐守在羽山邊界,屯田,曬鹽,燒磚砌墻,那城墻越來越高,越來越厚,越來越長。
楚人都罵,司馬瞻卻不為所動,這是他打下來的地盤,他得守住,不然就貽笑大方了。
多虧了齊王建,水車在楚國大力推廣。
同時的秦國上下也在推廣水車,還有徐希那個順口溜。
不少地方迷信,干旱是因為旱魃來了,把所有水都曬干,都喝干了。有了水車就不怕干旱,不怕旱魃了
之前全國推行漚糞肥地,給秦地的畝產又多增加了幾斗,現在又有了水車,就算干旱也不會減產太過。
嬴政還沒學到徐希我攻打六國是為了天下太平再無戰事的厚臉皮。李斯聽后覺得很好。
此次大旱,不僅秦國太原郡,上黨郡,河內郡,連剛置的韓國舊地潁川郡也深受其害。
秦國得了水車,李斯當即請命嬴政,給這四個郡下令,大力推廣水車。
姚賈也極力配合,帶著人在趙地宣傳趙王無德,引來旱魃,導致趙國大旱,秦地也受趙國影響,但秦王政治國能力強,又仁愛百姓,請墨家發明了水車大力推廣,上黨,太原干旱的地方都澆上水了。
又有秦臣頓弱在趙地到處散播消息,“1秦人笑,趙人號。以為不信,視地生毛。”
不久后,地里果然長出尺馀長的白毛,趙國百姓驚恐慌亂,人人自危。
更有些百姓地里顆粒無收,家中余糧吃盡,只靠野菜野草果腹,就等著下雨種糧。
大旱一直持續到年底,冬日來臨,終于落了兩場雨夾雪。
勉強果腹的人都已經沒有糧吃了,連草根都吃完了。
秦國南地卻迎來大豐收,鄭國渠沿岸更是連年增產,今年收成更好。
秦人在趙地各種散播流言,稱贊秦國黔首迎來大豐收,秦王仁政,若趙國百姓也成了秦人,立馬發糧分地,教他們糧食增產,教他們制作使用水車。
百姓實在餓,各地都出現人吃人,易子而食的事。
趙王遷還在大力征稅,供給軍糧。大旱嚴重的城內,聽秦軍來了,百姓被攛掇著直接打開城門,迎了秦軍進城。
趙軍營中無糧,兵卒們都餓的提不起刀槍,將領們急的滿嘴燎泡。
郭開在朝中攻訐李牧貪污軍糧,想要拉走軍糧自立為王,說趙王無德他有德。
趙王遷此時一點就火,當即下令,擄了李牧的兵權,另派人接替。
李牧拒不還兵符,被指認謀反,趙王遷派人前去捉拿,就地誅殺。
徐希在家里聽到消息時,頓了頓,“李牧被誅殺了”
衛程搖頭,“這個不知,有說逃去匈奴,有說被誅殺。”
“假,李牧與匈奴互為死仇,半生都在代地抵抗匈奴,殺匈奴無數,逃去匈奴,必死無疑。”徐希不認為李牧會逃去匈奴。
“那就極有可能被趙王殺了。”衛程看她神色冷淡,著重提了趙王。
徐希冷笑,“趙國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