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天,其他幾個女學子也都被帶回來,只有一個自愿留在家里帶弟弟妹妹。
接人的侍衛打探了,“按少丞相吩咐,留下話,讓她可自去當地縣府應征縣吏。”
徐希點點頭,“休整差不多了,把這批人都分組,送去各自的任上。”
姒染,秦儷應聲。
徐咨,徐該也要去上任了,尉繚本為兩人舉薦了朝內的職位,但兩人都想去郡縣下從小官做起,都領了縣令長的職位。
“有誰跟我們順路的,順便捎送過去。”
徐希的安排大部分都在安全可控的地方,地方都不是特別遠,分了東路,東北路,東南路三條行線。
徐咨,徐該也都在這三條行線上了,上任就帶著順路的學子們一塊出發了。
送走了第一批優秀學子們,徐桃,徐梨,姜初一,徐授,徐妺等人也在學堂領了差事任教。
成績優等沒有報名縣吏的李佩,公子高,公子珈等人被集中升到了進階班。
不及格的老學子們被集中到一起,重新學習復讀班。
新學子們則按舊例,發新教材,從啟蒙開始教起。
他們都是被領進來的,已經不像頭一批學子那么懵懂茫然,來到學堂之前就全知道了,學得好會派去做官吏,學得不好被趕走。
大多數接受良好,很是用功。
尤其是聽去年考核差的,不是被辭退,就是轉去做了奴仆還債,畢竟這一年的吃穿上學耗費都是打了欠條的,也沒人敢欠少丞相的錢。
“知道要做什么,倒是比去年那一批還用功。”姒染還算滿意。
“男學子占了六成半,還是要多招些女學子進來。”秦儷對這個比較不滿意。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有些學子回家說了情況,有這樣學習做官吏的機會,都會讓家中兒子上。”昭韻柔聲道。
秦儷擰眉哼了聲,“自己也不懂得珍惜。”
知道她是不滿有些女學子把兄弟族兄弟帶了好幾個,一個女學子沒帶。
“只要人聰慧品行端正,我們盡心教出來,以后都是我們的人。”姒染笑著寬慰她。
秦儷想了想,回府找徐希問招賢令的情況,“主君,有沒有來投的女賢才”
“今年還早,再等等看吧。”徐希也不敢保證。
徐咨一路把學子們送到任上或是就近的大路,就急忙帶著幾個仆從趕到泗水郡沛縣,原縣令長調任,他填了縣令長的缺。
此地處在魏楚齊交界處,東臨下邳,郯城,北臨薛城,距離瑯琊郡不過幾百里,離家近些,家中有事他也更方便往返。
縣中貴族士子們見到徐咨一個剛及冠的年輕人,派了人來打探消息。
徐咨沒有多結交,只說祖地就在泗水郡這邊,對泗水郡有感情,被調任到此很開心。然后就在縣中張貼了代田法的告示。要全縣推廣代田法,以新農歷節氣定農時春耕,鼓勵開荒。
告示大篇幅推廣代田法,登報了藍田縣,涇陽縣,戈陽縣,櫟陽縣前年大前年畝產,和去年代田法畝產對比的數據。
小篇幅公示朝廷招賢令,有志之士,不論男女皆也從縣府報名舉薦,或者前往咸陽自薦。
徐希沒有一上來就吶喊著開民智,創科舉制度,那是跟秦朝法令唱反調。即便秦始皇有這個遠見魄力,阻力也絕對不小。
所以她奏請了用察舉制,朝中征召賢才,地方官吏舉薦,最后再由朝中考察考核,若合格再實踐試用,試用合格再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