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也認同,“我們的正事要緊。”
騰惟不再多說。
朝中選官都要考核,重要職位都需要面見嬴政,經過他的考核。
嬴政冷眸睨著蕭何打量。
蕭何今年已四十有四,二十年為官,從底層獄掾吏做到郡守,到副廷尉,自有氣勢和心智。
“徐希舉薦你假代左丞相一職,你對左丞相之職,有何看法”嬴政冷聲問話。
蕭何不卑不亢的拱手,“陛下,臣用八年治理會稽郡,用兩個月掌握副廷尉之職,若給臣左丞相之位,臣亦能半年之內掌握左丞相之職,不負左丞相舉薦,不負陛下信任。”
他有功績在前,比他吹任何都管用。
嬴政沒有表現滿意還是不滿,接著問話,“你對朝中局勢又如何看”
蕭何遲疑了下,“陛下,朝中尸位素餐者,已減了大半。以如今的選官速度,不出二十年,實干派官員將站滿朝堂。”
“天下局勢何如”嬴政面無表情的問。
蕭何思躇著回話,“天下局勢在將,年輕一代將領中,人才輩出,前有蒙恬、章邯、王賁、桓齮等上將軍,新有王離、徐英、韓信、趙佗等。只要后方糧草供得上,陛下指哪,大秦的疆域就擴張到哪。”
看嬴政不說話,他又接著講起他對擴張的詳細看法,軍備已經到了頂尖,要打勝仗不難,除非帶兵將軍是個廢物,或是敵方之人,否則不可能會輸。
但打仗需要人,更需要錢糧,一味的擴張,會拖垮內政,苦的留守百姓。
軍功爵制在,入軍者無不想著拿敵方人頭換爵位田宅,但大秦根本支撐不了,早晚要潰陷。
改法到此也只是改了民法,軍法依然紋絲不動。
他奏請改軍法,把軍功爵制換成軍餉,以升職代封爵,入伍者免除賦稅或發放津貼,加強將士美名教化,弱化榮華富貴,強化將士職責。
嬴政聽著他滔滔不絕講述改法,詳盡到后方統籌,看出他統籌乃強項,心中的震怒也逐漸消退,“此法于何時開始”
蕭何愣了下,“越快越好。”
他需要做出政績坐穩丞相之位,李斯需要再做一件大事穩固地位,安穩退位。而改法之事若有亂,有陛下鎮壓,亦有徐希在后方,萬不得已能兜底。
陛下也不年輕了,觀下一任帝王,誰都沒有他的霸氣威望和魄力。
嬴政震怒亦在此,他年歲漸長,軍法未改,四海未平,徐長被害病亡,導致徐希守孝致仕,還要三年。三年,有太多事可為了。
盯著蕭何,沉聲開口,“朕任命你為代左丞相,接任徐希所有政務,半年為期,若不見后效,你自提頭而去。”
蕭何狠松口氣,忙拱手跪拜,“臣定肝腦涂地,不負陛下所托”
曹參在外等了半天,見他出來,忙上前追問,“如何”
“明日的朝會,只怕也要體會一下阿希對戰群臣之事了。”蕭何笑道。
曹參笑起來,用力在他身上拍了幾下,“走這頓酒你請定了。”
“好,請上周勃、呂雉、侯廉、姒染她們,明日還有一場硬仗要打。”蕭何應聲。
周勃、呂雉、侯廉、劉季、姒染、秦儷、昭韻、陳沅、盧菲菲眾人齊聚左丞相府邸,蕭何能保住左丞相之位,起碼保留了薪火。他雖然不是徐希了,也是徐咨的岳父。所謀之事和徐希,和她們方向一致。
就是盧菲菲面上有些帶出來,蕭何是男子,此后朝中三公九卿不知多久才能有女官上位了。他再是主君的親家,也與主君不同。
蕭何鄭重見禮,“蕭某能升任代左丞相,離不開諸位的助力,與阿希相比,我還有太多不足,于政務也不堪熟悉,以后還要仰仗諸位輔佐,若有任何不滿者,蕭某定改之。”
姒染拱手還一禮,“蕭丞相不必客氣,由你升任,比其他任何一個都合適。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了,繼承主君志向,更要迎接朝臣攻訐,還要早作打算。”
“對,明日的朝會必定不會好過,我們先商量正事吧”秦儷也道。
昭韻也點頭,“正事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