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朝堂上的古文學派磨刀霍霍,直接跳了出來。
宛如小雞仔們終于找到了雞媽媽。
“權公”他們眼淚汪汪:“你終于愿意出仕了”
權應璋一愣,都沒想起來要先反駁“我沒有想出仕”,下意識:“你們是”
“我們是古文學派的啊”
我們是古文學派的啊
余音不絕,繞梁三日。
就連老皇帝都震驚地瞪大雙眼,神色古怪起來
你們古文學派居然還活著呢
嘴替再次出場,心聲中充滿了震撼。
其他人用力點頭:是啊是啊
這真是誰能想到呢
平時一起喝著小酒辦著公,偶爾談論談論今文經典的同僚,轉身就投敵了
好幾個人直接當場崩潰。
“吾友你”
“老師我和你學了半輩子今文,現在你跟我說你是古文的”
“知己你我你是古文的,那我們平時辯經論道論的到底是什么知音難覓,為此我在官場上一路往上爬的時候,拉拔了你好幾次,就怕你被遷出中央,到地方上我們就不能一起曲水流觴,品茶講經了結果你是古文學派的人什么高山流水什么伯牙子期終究是我錯付了你這讓我的老師我的同年我的親朋好友怎么看我怎么看我們倆的關系”
“其實吧”知己期期艾艾地說:“平時我們論的內容,都是我找來的一些偏僻的古文經典”
他的好友如遭雷擊,后退三步。
知己沖上去握住他的手:“知己你在古文經學的理解上面十分有天賦,信我來學古文吧你一定會一飛沖天的”
“啊這不是我”
好友一臉猶豫地被拉走,完全沒辦法做出反應。等人站到古文學派陣營時,他臉上的猶豫逐漸變成堅定:“好知己讓我們繼續做知己”
竟是當場跳反了。
氣得今文學派的人怒罵他叛徒,是古文學派門下走狗
權應璋腦中一陣隆隆,待回過神后,暢快大笑:“好好老夫還以為古文于朝堂上無人了原來爾等是在臥薪嘗膽,忍辱負重啊”
許煙杪:打起來打起來
他把拐杖一杵,傲然看向自動分去對面的今文學派:“吾道不孤爾等還有什么謬論都拿出來吧”
許煙杪:打起來打起來
古文學派的那群人站在權應璋身后,同樣傲然地望著對面。
今文學派的人冷笑一聲:“蚍蜉撼樹爾”
許煙杪:打起來打起來
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的人突然都異口同聲:“你閉嘴”
許煙杪眼睛一亮。
哇打起來了
兵部司務眼角微微抽搐。
這場辯經真是少你一句都不行但凡少你一句,他們都打不起來。
*
老皇帝也看熱鬧不嫌事大,讓錦衣衛搬來十來套案幾和軟墊,雙方坐而論道。
主要是權應璋年紀大了,一般論道沒幾個時辰拿不下來,真讓人家這把老骨頭站這里那么久,今天就得當場出殯。
今文學派首先發難:“古文尚書初次問世時就明言比先前的今文尚書多出十六篇,四百年來數量無有變化,四百年后遭逢戰亂,再到太平,怎么就變成多出二十五篇了篇數不合,方知偽也”
古文學派的人面色凝重起來。
就連權應璋這個文壇盟主也是眉頭一皺。
他們是正經辯經,不是街頭爭斗,倘若是后者,他們當然可以扯著嗓子說“官方文書上沒有變化不代表它在民間不存在,民間那么大,書籍四處散落,四百年后才找到不是很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