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聽說那邊巨富之商、大腹之賈特別多,有錢人家玩得過火一些也很正常,后宅那些臟的臭的噫,只不過以前沒有被捅出來而已。”
“何止富商聽說那邊的文人也很喜歡裹腳的女子好像還專門為小腳做詩說什么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嘖嘖,一看就知道喜歡得緊。”
“噫還涂香呢將潰爛的血肉和行走時沁出來的汗一直裹在布條之下的腳,就算加了香料,能有多香這些人莫不是喜好奇異吧”
謠言四起,議者紛紛。
由于之前各家使力,裹腳這件事如今是被大眾看不起的,冷不丁聽說揚州人喜歡小腳,頓時,大家就有話題說了。
茶余飯后嘴兩句。
文會上嘴兩句。
哪怕是山野之間,農人耕種間歇休息時,往田埂一坐,汗巾擦著額頭,就開始和其他農人聊天,開口必是“你聽說了嗎,揚州那邊的人喜歡小腳”
旁的人總會震撼和驚嘆,連聲問真的嗎。農人點頭點得毫不猶豫,好像自己親自去揚州看過似的。
對此,揚州人
“誰”
“誰在造謠”
揚州的所有居民都出離的憤怒了。
支持裹腳個屁啊在福王那事爆出來之前,他們都不知道裹腳是什么好嗎
而且裹腳那種殘忍又流毒的東西他們才不會喜歡好嗎他們的審美很正常的
現在別管是真的不喜歡,還是喜歡卻不敢說,這兩種人在家鄉被黑的情況下,統一了戰線。
有上百戶富貴人家當場站出來,亮出他們的約定他們絕對不會給女兒纏足,兒子不論娶妻還是納妾,都不接受纏了足的女子如果有誰違約,就自罰銀兩,那些銀兩會分給貧苦人家的女子。
又有無數揚州文人四處奔走,召開文會,一個個在文會上要么寫詩,要么唱詞,要么作賦核心價值要么訓斥裹腳思想,要么鄙夷裹腳行為,而對于強迫女子裹腳的福王等人,更是被口誅筆伐,其中不乏千古名篇,送福王遺臭萬年。
受此影響,往后千年,揚州這個地方都在堅定地拒絕裹腳這事,連帶著十分推崇大腳女人,認為腳越大越有福氣。
揚州這個除京師外最大的城市,江蘇地區的文化中心動起來后,在文人墨客之間引發的影響難以估計。
東林學派率先響應,在道德方面狠狠抨擊了纏足,熟練地運用上升技巧,言其“纏一人則害一家,纏一家則害一城,纏一城則害一國。殆無人理,流毒千年。”
常州學派不甘示弱,從經世致用方面入手,言“小腳使女子體虛氣弱,易發疾病,上污身體,下穢子孫,母不裹足,傳種易強,母若裹足,子孫體虛。國民體虛者多則冠冕軟弱、兵丁不堪,令鄰國垂涎,是以,裹足乃亡國之由”
泰州學派吳門四家揚州八怪或是自費印刷裹足說五十萬本分發各地,或是繪畫女子裹腳后的慘狀來引起民眾的憐憫同情
“反正現在哪個文人敢說自己喜歡小腳,絕對會被群起攻之”
許煙杪對這個情況很滿意。
小腳這個風尚能被吹起來,百分之八十要“歸功”于文人對其各種詩詞贊頌,但反過來,歷史上裹腳被廢除時,也不能忽視那個時間點的文人對于放足的呼吁所做出的貢獻。
所以
“我就說文人很好用想打壓什么,還得靠文人的筆和嘴”
錦衣衛指揮使來找他“許郎,陛下有請。”
許煙杪下意識就背后冷汗直冒。
不會又是加班吧
等到逐漸看見武英殿的時候,心里已經在為即將到來的工作量哀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