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去京城上學吧,到時候我教它。”
司元洲做了決定,覺得不能辜負它的天賦。
錢都來下半年高二,算算高考只有兩年不到了,而且也適應了一中的環境,就留在本地上學,打算高考再填京城的大學。
司元洲帶著兩個孩子一匹馬,在京大附近住下,開始轉移工作重心,收購一些醫藥企業,關注國外的醫學研究成果、頂尖實驗室。
醫學研究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現在就要開始做前期準備,等司若塵需要的時候,立刻就可以組建他想要的研究所。
司元洲對嚴啟航不再隱瞞,告訴他患病的真相,嚴啟航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猛然明白了司若塵為什么會選擇學醫。
但他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就算他去學醫也學不出什么,他能做好的事,就是多陪陪舅舅,照顧好舅舅。
他希望現在的司若塵可以像之前一樣創造奇跡,有時又擔心司若塵會有太大心理壓力。
但司若塵情緒始終很穩定,在嚴啟航表達過自己的擔憂之后,他仍然很平靜
“如果簡單就能找到新的方法,世上就不會有這么多難以治愈的疾病。”
“我只希望能延長他的生命,這是有跡可循的,國際上始終在尋找新的療法,這些年一直在探索,有效延長了病人的存活周期。”
“即使我找不到解決辦法,至少加深了我對這種病的了解,以后可以參與到治療中來這都是有意義的。”
嚴啟航不再糾結,現在的司若塵心理非常強大,有明確的努力方向,不需要他再費心了。
好像在某一瞬間,原來那個肆意妄為、無所顧忌的少爺就長大了,他清晰感知到了這種區別,有時也會疑惑,但司元洲對待司若塵的態度,一如既往。
或許是因為雪山上的意外、因為司元洲患了重病、因為人在某一瞬間會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身邊陪伴著你的人。
就在這個盛夏即將過去的時候。
他再次意識到,他們都長大了。
除了訓練、參加比賽以外的時間,嚴啟航都在家,監督司元洲按時吃飯睡覺、鍛煉身體。
司元洲仍然會處理工作上的瑣事,閑下來就教長生寫字,完全沒有絕癥患者應有的負面情緒。
嚴啟航發現舅舅與以前不同了,司元洲開始在生活中尋找樂趣,以往那層習慣性存在的、冰冷的殼,溫和下來,毫無顧忌地露出柔軟的內里。
嚴啟航不再害怕這樣的舅舅,只有一種說不出的痛心。他想了很多很多以后的事,最后卻告訴他,你能回報他的未來只有短短幾年。
每次參加比賽時,他都有一種說不出的瘋狂與決絕,心中祈禱,求你再多看我打幾場比賽吧,我未來的每一場比賽、每一次獲勝,你都要看到
教練說,這是一種信念。
即使身處弱勢,有堅定的信念,也能化不可能為可能,讓奇跡發生。
嚴啟航在期待這樣的奇跡發生。
而司元洲到了本該發病的時段,身體仍然健康,在定期檢查中,沒有出現什么癥狀,他漸漸開始覺得,或許有了一點希望。
司若塵不止在學臨床醫學,還在旁聽其他專業的課程,買了好幾門專業的課程書籍,堆起來快到房頂,一有空就快速翻閱,尋找其中對他有用的部分。
他并不是在建一座空中樓閣,也不是面對一片廣袤無垠的海。他有明確的方向,只想盡快在短時間內,找到對骨髓瘤患者有效果的治療手段,盡可能減少對人身體的損害,減輕病癥。
原本對司若塵入學頗為好奇的同學們,發現他本人比傳說中的還要忙,只有在上課的時候才能看見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