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媽媽趕到的時候,小貓已經由醫生進行了初步的治療,在醫院建好病歷檔案,并由喬望自掏腰包兩百塊作為這三天的住院費用,他正在柜臺踮著腳結賬,而他的左手牽著楚云攸,楚云攸也踮著腳,眨巴著一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寶寶似的左顧右盼。
他們的媽媽是又著急又好笑又氣惱又驚訝。
喬望被媽媽教訓了一頓“讓你照顧弟弟,你怎么帶著弟弟跑出來了萬一遇見危險怎么辦”
喬望背書似的“對不起,我知道錯了,下次不敢了。”
“你這是知錯的態度嗎”喬望的媽媽一時沒忍住氣,見他一點也沒有反省的樣子,而且已經發生兩次了,覺得一定是上次沒有板起臉來教育的緣故,抬手就要打他。
楚云攸的媽媽沒顧得上教訓自家小孩,連忙上前去攔“消消氣,孩子還小,別動手啊,回家好好說就行了嘛。”
楚云攸愧疚地承認說“阿姨,是我不好,是我讓哥哥跟我一起出去玩的,小貓也是我發現的,你別怪小蝸哥哥,怪我吧。”
喬望轉頭對他說“怎么能怪你呢這是我的責任。我認為我有能力保護你,而且不會主動去做危險的事情,所以我才選擇了跟你一起出去玩”
話沒說完,他媽媽已經被氣得要暈過去“你聽聽,你聽聽他說的話,根本沒有覺得自己有錯啊”
楚云攸卻對喬望哥哥更佩服了。
太厲害了他竟然敢反駁大人說的話,還有理有據
他要向喬望哥哥學習
過了三天。
小貓出院,但并不是這樣就結束了,因為這是一只還沒有斷奶的小貓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精心照料直到它起碼能夠自主排泄了才算是救活。
因為楚云攸的媽媽對貓毛過敏,小貓被喬望領到家里去,取名叫“小花”。
喬望定上鬧鐘,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起來照顧小貓崽,一絲不茍,讓母親從最初覺得他是一時興起到后來對他刮目相看。
楚云攸十分掛心,連著兩天跑到喬家去看小貓,之后干脆住了下來,跟喬望哥哥擠在一張兒童床上睡覺。
喬望手把手地教他怎么照顧小貓崽,楚云攸笨拙而認真地學,一天一天看著小貓變得越來越好。
楚云攸第一次看到小貓自己用貓砂拉屎,可把他給激動壞了。
他們再次帶小貓去醫院進行檢查,醫生說它已經完全治好了,夸“你們兩個小朋友可真厲害啊,拯救了一條小生命。”
暑假也差不多過去了。
快開學了。
回家的路上,楚云攸走著走著,忽然不停地用指節揉眼睛,哭得肩膀微微發抖。
喬望問“怎么了”
糯米團子一樣的小男孩哭唧唧地感慨說“我就是覺得小貓咪真努力,能活下來,真不容易。”
喬望給他擦眼淚,輕聲附和“是啊,能活著可真不容易。”
孩子之間構筑起友情的羈絆往往起始于一起經歷了某個事件,那么,還有什么比共同拯救了一只小貓咪的生命更有意思呢
從此,楚云攸與喬望成了好朋友。
對喬望來說,提早了四年。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