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觀蘊道“人的命運由天命決定,順應而行,才會得到正確的命運。因此知道命運的人,不會立在危墻之下。”
他解釋完后,立刻明白士庸在說什么了。
士庸嘴上說的是孟子,實際說的卻是昨日的跑馬。
士庸覺得,跑馬是“立在危墻”,非“君子”之途。
他有心要就這件事多說兩句,但士庸此刻已經笑道
“公主解得很好,我們繼續吧。”
于是元觀蘊只能將自己的話按下,繼續聽士庸講課。
他很喜歡聽士庸講課。
士庸的知識很豐富,無論說到什么,都能旁征博引。就比如說起孟子,他便會先說說人物的生平,再說說有些句子,是孟子在什么階段寫的,又說說這一人生階段,孟子所處地方的人情風貌、政治環境。
明明只是講了兩句孟子,一個下午下來,元觀蘊卻仿佛被拉回到了孟子所處的時代,置身和孟子一樣的處境,去品味揣摩孟子的思想與學問。
真是一位好老師。
他滿意欣喜于士庸的知識。
公主在書房中讀書,賀不凌在院子里來回走動。
今日上午,公主早早起來,和他練了一個上午。
練的內容,說實話不少,跑馬是一定的,公主有馬上的天賦。射箭本也想試,但射箭開弓需要用到雙肩,公主自己倒是不在意,就是駙馬在旁邊盯得老緊了。
他一出聲抗議,公主也就只能乖乖放下手中的弓箭。
雖然回頭試了試別的兵器,但是很明顯,對于那些兵器,公主全然不懂,雖然上手得還算快,但一個上午的時間,還能怎么樣最多從不會花拳繡腿,變成了會點花拳繡腿而已。
但會花拳繡腿,到底也是會了。
賀不凌已經開始琢磨著,明天是不是可以讓公主在馬上動兵器。
他在這里待不了幾日,有些東西,能早點教還是早點教好吧
算算時間,賀不凌便開始不滿意了。
覺得自己和公主進度慢了,全怪尹問綺太緊張所致,不免斜了尹問綺一眼。
尹問綺也在院中。
但他不像賀不凌一樣走來走去,他坐在石桌旁邊,有事沒事看兩眼書房內的情況,打算窺個空兒,把水果送進去讓努力讀書的公主,當下午點心,墊墊肚子。
可惜里頭一問一答的讀書聲,竟然始終沒有停過。
于是這盤水果,就總沒有送進去的機會。
想到書房里的夫子,賀不凌眉頭動一動,問尹問綺
“你知道里頭那個夫子的來歷嗎”
“啊”尹問綺有點茫然,“士夫子沒什么來歷,是個北人,家
里遭災沒了,幸好還有一技之長,便來皇都謀口飯吃。”
賀不凌冷嗤一聲,對尹問綺的回答大不以為然。
他在原地又走了一圈,分出一只耳朵,去聽書房內的動靜。
聽不太明白。
賀不凌有點心火。
一半是為書房里的書生,一半是因為自個身體。
好久沒有帶著人這樣肆意跑馬,盡情舒展了。舒展到一半,身體剛剛熱起來,就沒有后續,真是哪哪都不叫人舒服。
既然現在公主實在分身乏術他也不能沖進去直接將人揭露
賀不凌決定勉強自己,鍛煉鍛煉尹問綺,打發一下時間“你要不也和我訓練一下”
陽光正好,氣候適宜,尹問綺本來有點昏昏欲睡,當場被嚇醒。
“什么不用,謝謝”
“你怎么半點不能吃苦”以賀不凌靜國公的身份,教訓教訓后輩,倒也正常。
“可是做人為什么非要吃苦呢”尹問綺欲言又止,“快樂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