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代有不同使命,不同時代也有不同需求。
沒人規定必須跟上時代步伐,所謂你不努力你就會被時代拋棄,也是一種ua罷了。
看著有些憤憤的老太太,林姝笑道“杜園長,咱們只要問心無愧就好啦,不需要強求別人一定要配合我們。”
現在整個社會都不重視教育,初中高中畢業就下鄉,家長們滿腦子想的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工作待遇,怎么給孩子們弄個鐵飯碗,為鐵飯碗有些人的道德底線是很低的。
所以才會有很多人積極舉報身邊的人,抓周圍人的小辮子,以此來給自己謀取利益。
整個社會風氣如此,單純地談教育理念,注定會很累。
就和優生優育一樣,硬性不讓社員生孩子,哪怕他們不想生也覺得你逼迫他們你有病,讓他們知道養育孩子在精不在多,引導他們把更多經歷放在賺錢上,那他們自己就不會一門心思只想生孩子。
這些話林姝原本不想和老太太講,畢竟她們受教育的時代背景不同,思想是不一樣的。
可杜老太太一直不斷地和林姝念叨,她就覺得林姝懂自己,可以解決自己的郁悶。
現在那些家長自己渾渾噩噩,孩子也不好好管,不少孩子本身挺聰明的,結果大一點之后反而越來越歪。
這老太太痛心呀,這家子怎么能這樣呢
林姝看她著實難受,就跟她聊了聊。
為教育者,只需要問心無愧,然后順勢引導,至于對方受不受教,那是對方的問題啊。
你教他們要自立自強,可他們的父母、環境都在教他們“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窩囊兒混蛋”,你想逆流而上,那肯定很難。
林姝溫聲笑道“我管好自己家就行不管別人,別的孩子不管好壞有他們的家人承擔,不歸我管。”
常小剛歪、張小亮歪、許耀耀歪,陸家莊還有許許多多的大人孩子可能都有意無意地走歪路,
她看出來,卻并不想多管。
可能她耗費巨大的心力會把一個即將誤入歧途的人給拉回來,可她為什么要管
她又不是圣母
杜園長也只是一個托兒所的園長,她看到了有些家長教育孩子的弊端,不認同、焦慮,想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可如果家庭和老師不配合,雙方理念沖突,強行引導只會激化矛盾。
現在杜園長氣憤的是有些家長引導孩子捧高踩低、以貌取人、勢利、唯利是圖等等,可如果那些家長就是靠這些在這個年代過得風生水起的,你又如何能要求他們不用這套理念教育孩子
假如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面臨競爭,其中一個需要下鄉,另外一個可以去單位上班,誰不想拼了命把機會撈給自己孩子
有本事有路子的一定會拼命鉆營,鉆營不動的就只能下鄉。
他們不知道會恢復高考,覺得下鄉就是毀一生的選擇,更何況即便恢復高考,很多人下鄉以后也失去了更光明的機會。
如果林姝不知道未來的走向,有更好的機會她也肯定要留給自己孩子自己親人。
誰不是呢
杜園長原本想跟林姝聊她看不慣的一些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沒想到最后反而被林姝給說動了。
她目不轉睛地看著林姝,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小林同志,我怎么覺得”
明明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可為什么說出來的話那么通透,就好像閱盡人生百態,心如止水一般
自己白長了這么多年紀,竟然還沒有一個小年輕豁達通透
林姝笑道“杜園長,時候不早了,我接孩子們回去做飯。”
杜園長回過神來,忙道“哦,好的。”
她陪著林姝過去,感慨道“真是好孩子呀,能跟他們做朋友的孩子都是有幸運的。”
林姝也頗為自豪道“這世上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小太陽、大明星,他們能量十足,自動發光發熱,滋養所有靠近他們的人。”
他們不需要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一個微笑,一聲問候,都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和溫暖。
這會兒托兒所的大孩子小孩子們正在聽甜甜和盼盼幾個表演故事,他們具有這樣的天賦,能把看過的小人書、聽過的故事,幾個孩子分角色表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