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哪來的古董啊,都是蛇聽說很多人都被咬了,青娃你可別再去了”,劉翠娥擔心地道。
“沒事,我就在廠房后面的那片茶區”,李長青回答道。
聊完后,李長青又回到鐘南山下的小木屋,進入諸子百家的竹林中。
除了練習基本的專筆劃,李長青開始學習國畫。
一般人都喜歡崇古輕今,但李長青覺得今未必不如古。
時代在進步各項技藝也都在發展,閱讀眾多理論知識后,即便是竹林里有顧愷之的畫云臺山記、畫圣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八大山人的水木清華圖等,李長青還是選擇了石濤的苦瓜和尚畫語錄。
雖然石濤不如顧愷之、吳道子、八大山人等聲名遠播,但他所著的苦瓜和尚畫語錄卻是華夏繪畫理論的巔峰之作。
全書共一十八章,先講原理,次述運腕,最終引出理論主張,構成完整有機的山水畫理論體系。
在這一體系中,石濤把畫理畫法的認識提高到宇宙觀的高度,窮其原委變化,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系統性,有充分的邏輯力量。
提倡筆墨當隨時代、搜盡奇峰打草稿,主張畫家個性、創作自由。
李長青還沒開始練習作畫,但已經看過諸多畫作理論,算不得小白。
雖相隔四百年時光,亦有種恨不得能引為知己的感覺
“一畫之法,乃自我立。”
“得筆墨之會,解氤氳之分,作辟混沌之手。”
“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質也。得筆墨之法者,山川之飾也。”
李長青癡迷于其中,不知反復讀了多少遍,其中深意盡熟于胸才開始動筆練習。
清晨,李長青讀完書后,提著水壺去給茶樹、韭菜澆水,然后來到李大江家的木工作坊里。
“啥,你要給我當幫手,學習木匠手藝”
李大江放下手中的活,驚訝地問道。
“是啊,我想自己搭建個雞舍,養些雞仔”,李長青點點頭道。
“還以為啥事呢,等我做忙完這批活去給你看看,一家人用得著兩個木匠嗎”,李大江不以為然地道。
“二叔,我前幾天種了四畝地的韭菜,又移植了些茶樹,這些時間正好有空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來跟你學學手藝呢”,李長青繼續說道。
“哈哈,我這手藝還是物理老師教的呢”,李大江笑著說道。
“只聽說過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語文是化學老師教的,木匠手藝是物理老師教的還是第一次聽說”,李長青笑著說道。
“當年是特殊時期,有位高中物理教師下放到咱們李家坳,人家雖然從沒學過木匠,但是木匠工具拿到手里就會做木工活而且,活比那些幾十年的老木匠做得還要好,隊里就讓他專門做木匠活。”
李大江想起了過去的往事,話匣子就打開了,繼續道。
“老師看我機靈,就收了我做學徒不過只是讓我在旁邊看著自己領悟,閑暇的時候教我些數學、物理知識。后來我開始自己干活,不管做沒做過的東西,給些時間也都能做出來,也比那些跟著傳統木匠學的人做的好要”
說到這,李大江臉上滿是對往昔歲月的懷念。
“二叔,那你忙你的,我在旁邊看著就行”,李長青道。
“青娃,你人聰明又有學問,肯定能很快就學會的”,李長江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