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時節,風雨無期。
林間鳥雀低飛,樹下螞蟻搬家,溪流魚兒跳躍。
李長青聞著山風中濃郁的濕氣,知道風雨又要來臨了。
剛回到小木屋,窗外果然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漸漸地變大。
叢山峻嶺千家萬戶都籠罩在雨幕之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傳來陣陣蛙鳴。
鐘南山草棚之下,李長青左手端著杯熱氣騰騰的靈茶,右手捧著湯頭歌來回踱步。
最后將湯頭歌合上,閉上眼睛從頭到尾在腦海里默誦一遍,將諸多藥方及其附帶的各種解釋都了然于胸,才進入諸子百家。
回春堂前,扁鵲撫摸著自己長長的銀須很慈祥地望著李長青微笑。
“老爺爺,我已經能夠背誦湯頭歌了”,李長青上前行李道。
“不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記住理解整本湯頭歌很不容易”,扁鵲伸出手指在李長青眉心一點道。
“呵呵,記憶力好”,李長青笑著道。
“醫路漫漫無窮無盡,湯頭歌只是為你打下基礎,送你難經一部作為獎勵”,扁鵲從衣袖里掏出一本比湯頭歌更厚的典籍對李長青說道。
“多謝老爺爺,這也算是新的任務嗎”,李長青謝過扁鵲后問道。
“正解難經是我在靈樞、素問的基礎上提出八十一個疑難問題予以解釋而成書,囊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若你能明悟其中的奧理,則醫術超凡入圣可期”,扁鵲帶著笑意解釋道。
“定不負所望”,李長青神情肅穆地道。
退出諸子百家,草棚外的雨水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
山中的寒氣也愈加地凝重,空氣中時不時吹來一陣刺骨的涼風。
李長青都略微感覺到有些涼意,就從小木屋里搬出些儲存的干柴點燃,端著新得的難經,認真地翻看著。
難經又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在市面上流傳的版本都是由后人編著而成。
李長青手里的難經是真正的孤本,里面的知識面覆蓋極廣包羅萬象,是能讓任何一名中醫發瘋的絕世瑰寶
但李長青已經開辟學海,幾乎能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學習難度會降低很多。
天色漸暗,火焰在空中隨風舞動,倒映著李長青看書的身影。
李長青停下來稍做休息的時候,聽到存放雜物的木屋里傳來陣陣輕微的尖叫聲。
放下手中的難經走進木屋,仔細聆聽后挪開一捆干柴,在枯草堆上發現一只火紅色的小松鼠。
小松鼠發現李長青后,迅速豎起毛茸茸的長尾巴,小巧的耳朵機靈地立著。
李長青仔細觀察后才在小松鼠的左腿上發現一塊血漬,幾乎跟皮毛的顏色一致。
“嘶嘶”
小松鼠見李長青待著不走,發出威脅警告。
李長青想著他雖然不懂動物的語言,但可以通過書聲來表達自己的善意。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小松鼠聽著李長青的讀書聲慢慢放松警惕,一蹦一跳地跑到李長青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