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放到公眾號上流量一定很高你在哪,我來接你”
“我還在公司寫軟文呢”
城東初中校長辦公室內,一位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坐在校長的椅子上,校長跟另外一位年輕的老師坐在斜對面。
“小魏啊,今天讓你帶學生去菜市場聽老鄉讀書有什么感受”,中年男子笑著問道。
“顧局,那老鄉真是奇人指著一棵樟樹問我們這是什么,很多人都只知道是樟樹。當時我想事情肯定不會這么簡單,看到木板凳才明白老鄉想要表達的意思。接著老鄉又開始讀書,很多內容我這語文老師都沒聽呢關鍵是老鄉的讀書聲確實有種魔力,讓人心平氣和能夠不驕不躁地聽下去感悟其中的道理”,年輕的老師神采飛揚地講述道。
“哈哈,小魏,聽你這么一說,早上我應該親自帶隊的啊”,校長笑著說道。
“有機會,縣里新建的文化廣場剛落好,我親自去請老鄉到文化廣場去讀書,宣揚華夏的傳統文化”,
顧局當初在菜市場聽到李長青的讀書聲后就有這想法,只是沒有佐證而已。
李長青在五金店耽擱一段時候后,將買好的配件放在蛇皮袋里帶回家。
“青娃,今天怎么回這么早,都賣完了”,劉翠娥疑惑地問道。
“嗯,買的人比較多”,李長青道。
“昨天還剩一半呢,今天就賣完了”
“呵呵,韭菜好,沒辦法”
“你這孩子,要上房梁了”
李長青跟劉翠娥聊幾句后,回到鐘南山打開小木屋。
枯草上有一堆堅果的碎核,卻不見小松鼠的影子,李長青想著可能是回到山上去了。
木屋里儲存的干柴不多,李長青拿著扁擔跟繩子打算到上山去撿些干柴。
李長青沿著一條小溪逆流而上,溪流如北斗七星般蜿蜒曲折。
隱隱約約時而可見時而不可見,溪流的兩旁有很多被雨水沖刷下來的枯樹枝。
李長青腳踩著細沙,在清澈的溪流中撿枯樹枝。
沒過多久,李長青就撿好兩捆枯樹枝,用繩子系在扁擔上。
聽著汩汩的流水聲,李長青不禁想到這條小溪的源頭在哪呢
李長青放下扁擔輕裝上陣,翻越山林穿過草木去追尋溪流的源頭。
隔著一片翠綠的竹林,李長青聽到如玉飾相撞發出的聲音。
繞過竹林,李長青發現一處清幽的水潭。
水潭以整塊石頭為底,臨近岸邊的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就像奇形怪狀的石頭和小島。
周圍青蔥的樹木同翠綠的藤蔓之間相互遮掩纏繞,參差不齊的尾部隨風飄動。
潭中的水特別清涼,成群結隊的魚兒好似在空氣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
陽光照射在潭底,將魚兒的影子倒影在石潭上。
魚兒有時呆呆地靜止不動,卻又突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
李長青福臨心至,想起自己在洗硯池邊練習書法的場景
s:哈哈,我這小石潭記寫得毫無違和感,看個賞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