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很多發明理念泛化,領悟后能夠舉一反三,制造出一些其他的東西。
甚至其中有些發明,遠超當今的科學技術水平。
類似于木頭機器人魯班七號之類的高級發明,以純機械動力驅動。
不僅能夠說臺詞、行走、發射武器,還跟根據環境做出反應。
涉及到的知識極為復雜,李長青一時間竟然看不懂其中的機械原理。
天邊出現一片火燒云,預示著明天的天氣將格外晴朗,李長青才從公輸中收回神。
讀公輸跟讀論語、大學、中庸的感覺頗為不同,是兩個風格的體驗。
前者是在用科學原理探索新的發現,而后者是在聆聽圣賢教誨時修養身心內王外圣。
李長青從公輸中獲得許多靈感,打算自己制造一個陷阱來撲捉黃鼠狼。
得到公輸的第一次發明,居然是用來防止黃鼠狼入侵雞舍,估計也沒誰
李長青心里大概知道如何去做,但時間已晚只好先行回到小木屋。
小松鼠每天傍晚見到李長青都要纏著喝靈水,李長青只能無奈給小松鼠倒滿靈水。
李長青沒有立即讀書,夜空月明星稀。
不禁想起山園小梅中的兩句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是詠梅的千古絕唱,將梅花描寫得超凡脫俗俏麗可人,體現出其清幽香逸的風姿。
其原句是五代南唐江為的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
既寫竹又寫桂花,但是沒寫出竹影的特點,也沒道出桂花的香味。
李長青卻覺得要是在小木屋的后面種些竹子,左側種些桂花、蘭花,右側種些梅花、菊花。
再在竹林里掛一串風鈴,閑坐在其中讀書賞月豈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李長青心里想著這種意境就覺得很美,思量著把這事提上日程。
一寸光陰一寸金,當下的時光也得珍惜,李長青開始度四書中的第三本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為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里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
在本章之后才正面提出中庸這一范疇,進入全書的主題。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是對“君子而時中”的生動說明,過分與不夠貌似不同,其實質卻都是一樣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
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處,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大美人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恰到好處才是中庸,為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
s:將來要不要做個魯班七號玩玩魯班七號,智商二百五,魯班,魯班,頂級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