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軒有著自己的堅守,勸說金啟華道。
金啟華不想承擔責任,只好勉為其難地同意將論文推薦上去。
華夏數學學會理事長楊昌玉、水木大學數學系田廣文院長、燕京大學張恭如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組成數學學報的編委會,專門負責初審推薦上來的稿子。
每位專家收到黃廣軒、金啟華推薦過來的論文反應各異,有人認同、有人反對
楊昌玉院士曾今在公眾場合告誡年輕人,不要將精力浪費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無用功上。當看到數論領域的編輯將一篇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推薦上來時,皺著眉頭心中不悅。
數學學報是一部科學專業的期刊,而哥德巴赫猜想根本是不可能證明的。
審稿人居然將一篇必然錯誤的論文推薦到編委會,肯定是水平不行難以察覺其中的錯誤
田廣文曾今是黃廣軒的導師,兩人的關系一直都不錯。
黃廣軒在電話里將事情又敘述一遍,田廣文立即引起高度重視。
在辦公室坐下帶起眼鏡,重新打開電腦將黃廣軒發來的論文仔細研讀一遍。
“不僅沒有找出任何的錯誤,里面的內容還帶動數論工具的發展”
田廣文看完后心驚不已,倒吸一口涼氣。
“田院長,廣軒發來的論文你看完了吧,有沒有發現什么錯誤”
張恭如與楊昌玉恰恰相反,從學生時代就對哥德巴赫猜想極其感興趣。
但直到成為燕京大學數學系教授都基本沒有進展,看到李長青的論文時猶如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興奮地給田廣林打電話道。
“暫時還沒有發現錯誤,你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比較深入有什么見解嗎”
田廣林是華夏知名的數學家專家,卻沒有任何頭緒尷尬地道。
“論文對哥德巴赫猜想的闡述,基本符合我之前設想的方法可我的設想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沒想到有人能真地將整個論證過程完整嚴謹得寫成論文。”
張恭如對李長青的論文贊贊不絕口,用很欽佩的語氣說道。
“這篇論文確實是有可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不過咱們還是召開編委會商量一下如何處理吧”,
田廣林研讀幾遍后,認為論文極有可能是正確的,但還是保險地道。
楊昌玉接到田廣林、張恭如加班召開編委會的提議時,鐵青著臉查看下收到的郵件。
迅速掃一眼后,又認真細致地將論文多反復查看幾遍,接著整個人呆若木雞。
且不說論文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渾然天成無懈可擊
單是論文對數學工具的發展就有巨大的貢獻,應用到某些領域可以產生質的飛躍。
李長青卻在鐘南山苦練斫琴技藝,似乎將淡忘給數學學報投稿的事。
絲毫不知自己一時興起研究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將會對數學界造成何等風暴。
百年雷擊梧桐木可遇而不可求,甚至比華夏名琴焦尾更加難得。
李長青不斷地磨練斫琴的技藝,只有到達爐火純青時才敢動手。
用一把普通的七弦琴端坐在竹林下,彈一首鄭風唱著詩經中的詞。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