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您先忙”,黎善玉恭敬地道。
李長青在李家坳讀完書后,坐上黎善玉的車再次來到南石鎮七里村金珠藥業新廠。
“李大師,很高興再次見到你”,何光耀道。
“你好”,李長青微笑道。
“昨天的事情,李大師心胸寬廣不跟我計較,但我還是想跟您重新說聲對不起”
付德山見識到李長青大師水準的實力后,已經向李長青道歉過一次,當看到何光耀對李長青的態度后,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腰彎成九十度鞠躬道。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李長青能夠理解何滿山的言行,并不會在心里記仇。
“李大師,以您的實力處理不了陰煞穴的問題”,何光耀道。
“不好說,先去七里村看看吧”,李長青道。
“去七里村”一般解決風水問題都是登山望氣,何光耀不解地道。
“對”,李長青道。
“我給你們帶路”,黎善玉道。
“黎總,你們村里的村民真有錢”
李長青等跟著黎善玉徒步到七里村,付德山望著一排排別墅贊嘆道。
“呵呵,借了改革開放的春風”,黎善玉自豪地笑道。
在現代化的別墅區后,有一棟青磚灰瓦白墻的正方形古老建筑,上面掛著一塊金漆藍底的匾額黎氏宗祠。
“黎總,方便進去看看嗎”,李長青道。
“當然可以”,黎善玉道。
李長青等步入黎氏宗祠后,在供臺上林立著眾多的靈位,但最顯眼的就是中間三座雕像。
中間以及左邊的雕像頭戴官帽穿著緋色仙鶴官服,看上去莊嚴肅穆氣度森然。
“有兩位穿著明代尚書的官服,看來黎總祖上出了不少達官貴人呀”,何光耀道。
“家祖黎鼎明弘治子午年在鄉試中中舉,并列第一取得解元頭銜,次年進士及第,后任禮部尚書。繼先祖黎鼎之后,其子黎其學、黎禮文在明嘉靖辛卯年雙雙進士及第,黎其學先祖在嘉靖十九年擔任刑部尚書,當時官府在七里村建立父子進士坊,鼓勵人們讀書取仕”
黎善玉講起來如數家珍,激情滿滿。
“一門三進士,父子兩尚書了不得,說明令祖埋葬的風水必定極好”
何光耀混跡風水界幾十年,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稱贊道。
“可惜我們這些后人不爭氣,愧對列祖列宗”,黎善玉嘆道。
“黎總,照這么說,你們七里村最少有五六百年的歷史吧”,李長青道。
“嗯嗯,族譜上記載的就有七百多年了”,黎善玉道。
“七里山、七里村,一直就叫這個名字嗎”
李長青電光火石間捉摸到一絲靈感,又說不清楚具體是什么。
“據村里老人們說建國以前叫七星山,我們村叫七星村,后來動亂時期反四舊,為了避嫌就改成七里山、七里村”,黎善玉回憶道。
“七星山”
撥快云霧見青天,李長青恍然大悟